中国氢能自主产业链中坚力量正在崛起!2022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家氢能企业集结,展示创新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经过报名-审核-参赛-评审,政产学形成合力,最终在激烈角逐中,产生了年度30强和年度优秀项目。
12月28日,我国首个氢能全领域创业大赛——2022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决赛暨氢能创新发展青岛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为积极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指出的“强化氢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大赛致力于以赛引资、以赛兴业的办赛宗旨,以政产学形成合力共同探索氢能产业未来,赋能氢能企业激发创新活力,为氢能产业生态繁荣注入强大动力,助推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赛由中国氢能联盟发起,联合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新华网星火行动、创业黑马共同打造。
自筹备以来,大赛得到了工信部、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指导以及山东青岛、宁夏宁东管委会等10多个地市的积极支持,15个氢能产业园区、12家区域氢能组织和30家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大赛。
自7月份氢能专家特新创业大赛宣布启动以来,有120余家氢能企业及项目报名参赛。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这些企业分别处于制氢环节占比35%,储/运氢环节占比11%,加氢环节占比11%,应用环节占比32%,以及项目类占比11%。
从地区分布来看,43%企业来自华东地区,25%来自华北地区,17%来自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4%、4%、5%和2%
从企业营收规模来看,59%的企业营收规模为1000万元以下;14%的企业营收规模为1000万~5000万;12%的企业营收规模为5000万~1亿;15%的企业营收规模大于1亿。
从企业成立年限来看,68%报名参赛企业成立于2017年之后,30%的企业成立时间在5-10年,20%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上榜企业过半数已在氢能领域深耕5年之久。
大赛“报名-初审-预赛-决赛”四个阶段历时5个多月,赛程赛制的高规格、规范化和专业性亮点纷呈。主席团、评委和技术专家汇聚了40余位院士、产业学者。
在120余家报名企业及项目中,共100家通过评审团的初筛,获得了参加预选赛的资格。在评审过程中,大赛以3次线上赛项目得分作为基础,由中国氢能联盟、国华资管公司、创业黑马成立联合评审小组,选出TOP30榜单以及优秀项目,并从TOP30中选出参加总决赛的10强项目。
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瑞电气有限公司、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有限公司、成都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被选出,参加氢能专精特新大赛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有限公司赢得冠军,成都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和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以下为TOP30强榜单解读:
01
硬科技的时代
他们站上了舞台中央
硬科技创业大潮的序幕徐徐拉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企业正从幕后走到台前,高学历的学生和教授开始登上创投圈的舞台。
氢能产业正是其中的典型缩影。
从核心团队背景来看,深耕产业、重度垂直于氢能细分赛道几乎是所有上榜企业的标签,这些企业脱颖而出的背后,是“10,000小时定律”在起作用。
福瑞电气主要核心骨干均具有10~20年的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产品研发经验;海德利森成立于2001年,深度服务国内的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也正是凭借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海德利森成为国内最早的氢能技术研发企业之一,并率先突破加氢站总体设计和综合集成技术,成为国内最大的加氢站关键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之一;丰电金凯威继承了丰电科技集团20年业务经验,并继续深耕隔膜压缩机领域十多年,30多年的行业积累使得丰电金凯威成为目前唯一一家能提供全套压缩机气体解决方案的中国企业;上海济平的核心团队,在创业之前都深耕燃料电池产业多年,拥有丰富的解决各类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的经验;成都科力深传感团队专注氢能计量核心传感器科里奥质量流量计技术的研发生产16年。
另外,从核心团队学历角度来看,上榜企业核心团队主要分为清华、同济及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知名科学家参与;具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产业实战家等几种类型:
福瑞电气创始团队5人都具有清华求学的经历;上海骥翀董事长付宇是中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衣宝廉院士;海卓科技创始人朱维,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其首席技术官和联创也均为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且燃料电池汽车团队也源自同济大学;上海莒纳创始人/CEO周振声为北京大学毕业;
中汽创智旗下新能动力首席技术官王英教授是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还曾任北汽福田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海德利森联创韩武林和四川亚联高总经理是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东德实业总裁邢子义为泰山领军人才专利420多项,发明专利180多项,9项PCT专利;新锦盛源首席科学家郭烈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等,是氢能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未势能源设立之初就组建了最具多元化的国际人才团队,拥有外籍专家28人;海德韦尔创始人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法政大学取得工学硕士和博士,另外两位创始人也有过在霍尼韦尔工作的经历;碳能科技董事长康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毕业,发表了高水准SCI论文25篇;质子动力董事长陈国飞是留法博士,在欧洲长期从事集中式与分布式低碳发电技术开发与工程管理,他也是法国电力中国研究院首任院长;氢璞创能董事长欧阳洵,是美国史蒂芬斯理工学院博士,还在美国IdaTech公司从研发工程师做到产品经理;
中鼎恒盛创始团队拥有近30年的隔膜压缩机行业经验,在国内隔膜压缩机领域市场占有率60%;上海瀚氢董事长刘彦杰为国防科大博士,并在航天动力领域研发近30年;瑞麟氢能创始人王湛洋为20余年资深水电解专家,拥有多项制氘、氢技术专利发明;康普锐斯创始人尹智,自2007年开始从事液驱压缩机研发,获得30余项液驱压缩机相关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有13.33%的企业由龙头企业孵化设立,中汽创智是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唯一共建的高科技研发平台,致力于共同打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中可信赖、可依靠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阳光氢能是阳光电源全资子公司;隆基氢能是隆基绿能的控股子公司;深圳氢雄是雄韬股份控股子公司。
02
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根据上榜企业提供的资料,能够发现,有80%(24家)的企业或实现国产替代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垄断,或做出国内首创的技术突破,或者参与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
图 | 冠军获得者中鼎恒盛
如福瑞电气已在大功率DC/DC产品、高速空压机控制器产品等多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在DC/DC产品领域,2021年,福瑞电气占据4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还销往海外;中汽创智牵头“十四五”膜电极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突破了三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膜电极的国产化;中鼎恒盛率先打破氢能压缩机国外垄断,在2011年,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隔膜压缩机,2015年,实现产品核心零部件全部自主加工;上海济平建立中国首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产线,解决催化剂产能供给问题,降低下游客户成本;海德韦尔开发出外企目前也没有开发出来的高性能T-Booster产品;成都科力深传感专注于氢能计量核心传感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技术的研发生产16年,攻克了超高压70兆帕和超低温-253℃测量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碳能科技在碱性电解水制氢高性能隔膜领域解决了国外“卡脖子”问题;成都英格利的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70%,还在全球市场与ABB、日本三社株式会社直接竞争……
此外,知识产权是专精特新时代的通行证。知识产权代表了企业的技术含量,而技术是决定它能走多远的最重要因素。上榜企业也非常注重IP建设,其中90%的企业已经初步打造了IP矩阵来保护自身,有效地面对竞争对手,并且知识产权也可以帮助有志于国际化的企业,布局全球市场。
03
强链、延链、补链
建立氢能自主产业链
从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分布来看,30%的上榜企业来自制氢环节,13.33%的企业来自储运氢环节,16.17%的企业来自加氢环节;40%的企业来自氢能应用环节。
这些企业扎根于氢能赛道4大环节中的细分环节,通过强链、延链、补链的方式,在持续建立中国的氢能自主产业链,完善中国的氢能产业生态。
以“制氢环节”为例,“制氢环节”中的上榜企业主要分为电解水制氢技术探索、电解水制氢材料研究、电解水制氢制备、制氢解决方案四个细分环节,其中电解水制氢技术探索企业占比最多,有质子动力的SOEC(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路线、瑞麟科技的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和新锦盛源提出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电解水制氢材料研究则为碳能科技的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与上海莒纳、上海济平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而阳光氢能和隆基氢能则更多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
04
有待挖掘的宝藏
本土LP成为主流
从融资阶段来看,56.67%的上榜企业是早期企业(A轮以前)。36.67%的企业还属于“水下项目”有待投资机构挖掘,而在评审过程中,它们也受到投资机构的热烈追捧。获得A轮融资的企业占比为30%,B轮及B轮以后的企业占比为13.33%。(进一步详细数据:未融资:11家,36.67%;种子及天使轮,4家,13.33%;Pre-A轮,2家,6.67%;A轮,9家,30%;B轮,1家,3.33%;C轮,2家,6.67%,D轮,1家,3.33%)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梳理上榜企业背后的投资机构,会发现以高瓴、红杉为首的美元基金寥寥无几;占据大部分投资比例的反而是CVC、“国”字头基金、城市产投及产业基金。
这背后的原因有:美元基金长期深耕TMT领域,在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精尖的硬科技领域,有待布局调整,整体的投资逻辑有待转变。
05
超4成企业营收过5千万
行业存在大量增长空间
从营收规模来看,年营业收入体量集中于1亿元以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居多,占比达85%。上榜企业中,2021年营收超亿元的企业占比20%,1000万元以下的占比43.37%。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效益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专项条件要求为,上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应在1亿元以上,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从企业员工人数来看, 50%的上榜企业员工人数为100人以下,100-200人之间的占比30%,超过200人的仅占比20%。
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企业员工人数,都可以看出整个赛道正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氢能行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增长空间,正如氢能赛道一位资深投资人所言,氢能行业在未来5-10年有机会跑出多家千亿市值的企业,但最终是哪家企业跑出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06
立足氢能赛道,深耕产业不动摇
从成立年限来看,上榜企业过半数已在氢能领域深耕5年之久,具有较强的产业迁移的能力。其中,最“年长”的上榜企业是四川亚联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制氢领域,奠定了中国制氢专家的专业地位承接了多个国家顶级制氢项目,是诸多世界500强公司的氢气制备专业成套商。
成立时间5年以上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迁移的能力。海德利森成立于2001年,早期深度服务于国内的航空航天、特种检测和新能源等领域,是中国著名的高压流体应用系统集成商,当海德利森以航空航天船舶的能力与系统品质应用于民用加氢领域,无疑是助推了整个民用加氢领域的发展。
另外,需要注意,有些企业尽管成立时间短,但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在氢能细分行业已深耕多年也是不能忽视。
07
示范城市群拨得头筹
长三角地区一马当先
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榜企业分布于北京(4家)、天津(1家)、上海(6家)、南京(1家)、苏州(2家)、杭州(1家)、徐州(1家)、芜湖(1家)、合肥(1家)、深圳(3家)、佛山(2家)、青岛(2家)、烟台(1家)、成都(3家)、西安(1家)这15个城市。
30家上榜企业有73.33%都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个区域,也分别对应上海示范城市群、北京示范城市群以及广州示范群,其中,上海示范城市群中的上榜企业有40%,基于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的资金、人才、政策优势,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最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的是,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的不同,也使得上榜企业不仅仅只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个区域,无论是山东、安徽,还是川渝、陕西,或者是其它地区,也存在发展氢能的机会。氢能不仅仅是一个赛道,更是一个时代的大篇章。
以下为TOP30强榜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