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消费群体对于酒类的消费需求变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翟菜花(zhaicaihua520),作者翟菜花,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几年,不管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的商超货架上,都能见到诸多外包装设计潮流的低度果酒产品。这是因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对于酒类的消费需求,低度果酒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同时也有不少资本争先恐后地进入低度酒赛道。
在资本的加持下,低度果酒市场走上了快车道,2019年市场总规模就突破了2000亿元,而其中除了葡萄酒外,最受欢迎的果酒当数梅子酒。
在过去许多年里,国内梅子酒发展缓慢,多数以自酿或者散酒的形式出现。日本是梅子酒人均消费最高的市场,且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已超千亿元。日本梅酒逐渐向周边国家市场渗透,受此影响,国产梅酒品牌才逐渐增多起来。
近年长居电商平台的果酒品类销量首榜“梅见”,是目前国产梅酒品牌中的领先者,于2019年上市,是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推出的青梅酒品牌。
低度酒赛道,昙花一现的火热青梅煮酒斗时新。青梅酒是近年来酒业增速较快的重要组成,因此也成为受资本关注更多的细分赛道。
青梅类果酒在2020年的电商平台销量排名第一,随后在2021年的618大促中,天猫平台上梅酒的销量增幅超过了200%。同时,低度酒投融资在2020、2021年度达到最高峰。
但可惜的是,资本热助推并没有持续太久。在2021年低度酒赛道投资总额超过25亿元,约50起融资。一年之后,整个低度酒赛道,不仅投资总额骤降,融资数量也只剩下个位数,且融资金额多为百万级。
没有持续跟进的资本,低度酒赛道也无法完成持续性的高速增长。许多新生产品和品牌为此大起大落,甚至快速被淘汰出局。
江小白,曾经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的“神酒”。但在短暂的火热过后,江小白就走下了神坛,不过江小白并没有放弃在低度酒赛道的深耕,转身推出了“梅见”和“果立方”,并在其中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果立方成绩不佳,但梅见成功地从低度果酒赛道突围而出。
当下的年轻人,大部分对传统的白酒不太感冒。低度酒的口感、味道以及酒精度都切中了年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低度酒是有其消费群体的。
问题在于,我国酒类市场的消费主流仍然是万亿赛道的白酒。江小白当初切中小众赛道获得一时风光,成也“小众”败也“小众”。如今梅见作为江小白的继承者,也很有可能重蹈覆辙,与江小白走向同样的结局。
梅酒赛道野蛮生长,缺乏行业标准国产梅酒品牌虽然近几年逐渐兴起,但在终端的高质品牌还是一片空白。在市面上有足够认知度的梅酒品牌,也寥寥无几。
不少梅酒品牌为了快速抢夺份额,用低价低质的产品进入市场,对梅酒品类的整体发展也带去不良影响。绝大多数梅酒品牌在营销宣传中集中于宣传简单的酒饮口感,再加上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使得消费者对梅酒品类的认知更为混淆,影响了行业整体发展进程。
究其原因,是梅酒在我国发展的时日尚浅且缺乏行业标准。
首先由于行业标准不明确,许多梅酒品牌按照各自的生产工艺执行,但对外都统称“青梅酒”,消费者难以区分,实际上青梅酒从生产工艺能划分出至少六种的品类。
其次是标签标注的问题,市面上许多青梅酒有采取“配制酒”标准的,也有采取“露酒”标准的。不同的标签涉及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青梅酒的等级问题,这些也让购酒的消费者无从辨别。
作为国内青梅酒头部品牌,梅见也在积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2022年,由重庆江记酒庄提出,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管理的《青梅酒》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但这只是由梅见带头,连同若干家酒企制定的标准,也只隶属于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其行业公信力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要使梅酒行业走向正统和走向规范化,仍然有待发展。
梅见的领先优势,未必能持久需要肯定的是,在目前的国产梅酒品牌中,梅见的销量是一骑绝尘,市占率也是头部位置。梅酒是新酒饮赛道跑出的第一个10亿级品牌,近年来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也是十分可观。
这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江小白自身在互联网营销上的优秀基因,梅见在网络营销上的能见度并不低。
而在线下渠道方面,有过去江小白打通的餐饮渠道,梅见再覆盖也相对容易。因此梅见在短短四年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
但梅见的领先地位,是否能长期保持呢?答案并不乐观。
第一,国内的梅酒市场尚在培养中,整体规模有限。与此同时,发展成熟的日本梅酒品牌一直都是国产梅酒的一大威胁。越来越多的日本酒企也想在我国的青梅酒赛道分一杯羹。
第二,梅酒以及整个果酒品类的入行门槛都偏低。不仅是生产端的壁垒不高,资金需求也不大,这就造成了短期内市场涌现出大量的梅酒品牌在抢食蛋糕。大部分梅酒品牌依靠电商渠道起家,价格战说打就打。口感和香气都区别不大的情况下,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的高低。
第三,产品复购率偏低。随着市场上的梅酒品牌不断增加,梅酒同质化的问题逐渐显现。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梅见与其他梅酒品牌也并没有拉开差异。而年轻一代是低度果酒品类的主要消费者,但他们对于商品的“品牌忠诚”却不够强。
梅见在营销上,依然是沿用江小白的那一套。通过年轻化的外包装、营造故事感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而这些更多只是短期行为,并不能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网上也能看到不少对于梅见只注重营销而忽视产品口感的评价。梅见口感偏甜,前调是甜味,后调是有点后劲的高粱酒。虽然女性多偏好甜的口感,但是梅见酒的甜度有点过了;对男性来说这个甜度就更不用说了。
酒这种东西,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文化层面的竞争。从每一种酒延伸出来的酒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在每一种酒文化的背后,都需要品牌长期地、一以贯之的,用细节的、真实的酒文化场景去支撑,从而成为真正的品牌文化或鲜明的社交符号,而不是宣传概念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梅见的销量主战场在线上。但众所周知的是,现在的电商平台流量达到了上限,竞争激烈。
因此在其主要销售渠道的电商平台,低度酒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2021年618,天猫数据显示低度酒品增长率超过120%,到了2022年天猫618酒类目销售前20的榜单上,低度酒饮品牌仅剩一席。
这是因为酒属于线下社交场景的产物,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和朋友们一起畅饮,那就是典型的群体性决策。所以这些特征很难通过直播带货或电商这种线上场景,让人产生冲动的购买和决定。
因此线下市场的销量占比要尽快提升。2022年12月份,江小白拿出了50万瓶江小白加梅见免费送给客户,让自身的主要消费场景尽快暖起来。
曾经年销30亿元的江小白,在快速疾走12年后也依旧倒下了,如今梅见才刚迈入第五年,未来的挑战并不轻松。尤其是梅酒品类才刚刚起步,如果梅见想要快速且可持续发展,需要正视和快速解决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
结语今天的梅酒细分品类,只有真正解决了品质、定位、品牌、供应链、渠道、消费市场培育等问题,才可以快速告别野蛮生长;也只有经过大浪淘沙,梅见才可能走向依靠品牌和品质取胜的健康、可持续的新时代。
低度酒赛道并不需要短奔的黑马,而是需要长跑的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