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是什么编制?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从岗位上来说她属于公益类岗位,从编制上来说它不属于任何机关事业单位,但是从工作性质上来说它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比如说社区党建、计生服务、保险的收缴等等。从工资来看,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等由财政拨付,管理上一般由所属街道管理,社区工作人员与街道签订合同,只要不出啥大问题,也是可以干到退休的。从职务晋升上来看,社区工作人员最多干到社区主任或书记。干到社区书记,可以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录时报考面向龙口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岗位。该岗位的条件一般为:4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含技工院校全日制毕业生),连续任职满6年、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经镇街党(工)委推荐,县市区委组织部考察合格的在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养老金专员是干什么的?
社区养老金专员,大部分是合同制。他主要是负责本社区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如退休人员年检、养老退休前核实身份、退休人员家庭状况核实、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费发放、退休人员体检、组织退休人员参加社会活动等等。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由县级拔款,没有编制,属于事业人员吗?
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街道社区,实际上是只在城市的市区范围内设立的机构。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
1、街道。所谓的街道,全称是街道办事处,一般简称为街道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个街道,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作为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派出机关。”也就是说:街道办事处是我国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其辖区为街道,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城区相当于农村乡镇人民政府层次的最低一级行政机关。
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办事处与乡镇政府的职权大同小异,是城市区域中最低一级的党政机关。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机构规格是科级建制,但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在省级直辖市的市辖区为地厅级,或者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为副地厅级时,有一些城市的街道办事处的机构规格为正县级或副县级。总之,街道办事处还是有一些特殊性的,但都是正正规规的城市基层党政机关或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的正式下属机构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
因此,和乡镇人民政府一样,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中,有公务员,有事业编制人员,他们都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也都由城市下属的区政府或直接由市政府负担工资福利待遇,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外,做为乡镇一级的政府机关,也会根据工作需要,招聘一些临时工、合同工甚至是劳务招聘工,负责一些相关的工作。这些人员肯定是都没有正规的机关、事业编制,本质上都属于计划内用工。
说到底:判断一个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员的身份属性,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就是有没有正式编制。有编制的,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没有编制的,一律都是敲边鼓、打杂的计划外用工。至于说其工资福利待遇由哪里拨付或者负担,其实是次要问题,一点儿都不重要,更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换个角度讲:在党政机关上班挣工资的人,并不见得都是具有正式编制的体制内工作人员。在各种非正式的编制外用工形式大行其道的当下,这一点尤其关键。
2、社区。所谓的社区,正式的官方称呼是居民委员会,一般简称为居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定位是: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必须接受市或市辖区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居民委员会要协助市、市辖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通俗地说:居民委员会仅仅只是街道办事处下属的相当于村委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居民委员会根本不在正式的党政机关范围之内。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定位,从根本上决定了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一样,必须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依法通过选举产生。也就是说: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肯定既没有公务员编制,又没有事业人员编制,根本就不属体制内工作人员的范围,仅仅只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而已。因此,居民委员会成员当然不可能享受编制内人员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但可以按照本地区政府的具体政策规定,由市或者市辖区政府拨付适当的生活补贴费;另外,还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的补助。
最后,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1、街道办事处是城市区(或市)政府的下一级派出机关,实际上和乡镇人民政府差不多,其正式的工作人员中,既有正规的在编公务员,又有在编事业人员。除此之外,当然还可以聘用一些完全没有正式编制的非编人员,不论具体叫什么名称,是不是由财政全额拨款,具体的工资福利待遇如何,肯定都不是正规的事业人员。
2、居民委员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其组成人员根本不属于体制内人员的范围,压根儿就没有编制之说,当然也没有工资之说。按政策,可以由政府按规定发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费,也可以由居民委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可以肯定:与正规的事业人员根本不搭界,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社会工作师和社区工作者有什么区别吗?
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区别与联系
大家好,每天都有新的公职机会近期收到很多小伙伴的咨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是不是一回事儿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唠叨唠叨这两者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吧!
一、我们先来聊聊社区工作者
什么是社区工作者呢?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并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就目前来看,我们所说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网格员。因为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目的就是服务社区居民,那么通常每个地区社工站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是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来弹性设置,一般是设置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外加值班制度,通常一天正常办公时间不少于7小时,每周不少于35小时,值班时间则每个地区或者每个社工站都略有区别。作为定位于直接服务面对群众的部门人员,值守加班任务很重,尤其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维稳任务较重时,且大部分地区的社工值班都是义务没有额外补偿的。社区工作者是由各地区、街道办事处按各自需求,通过各地区政府网站、人事考试中心网站上发布招录公告,报考人员通过各区自行设置的考试即可。
二、相对于社区工作者,我们再来看看社会工作者
什么是社会工作者呢?社会工作者,也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当前,在我国社会工作者专指一种新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考试由人事部、民政部组织实施,全国统考。取得社会工作者合格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该考试分为助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级别。
三、由此可见,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有明确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概念有区别。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而社区工作者是一种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岗位。第二,两者的服务范围有区别。社会工作者是面向全社会的,涉及范围广,而社区工作者只是面向所服务的社会基层社区。第三,两者的组织形式有区别。社会工作者考试由人事部、民政部组织实施,全国统考,而社区工作者是由各地区、街道办事处按各自需求,通过各地区政府网站、人事考试中心网站上发布招录公告,报考人员通过招录考试即可。当然,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也有联系:第一,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同属社会公益服务范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工作者脱胎于传统的社区工作内容,从而慢慢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化。第二,报考社区工作者的各位考生,如果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可以优先考虑。关于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两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你了解了吗?若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
社区居委会工作好不好,累不累?
大家好,我是桔子爱编织,感谢今日头条官方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社区居委会工作好不好,累不累?
我的观点是:工作不分好坏,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是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的社区居委会的干部都是街道办聘用人员,就如现在村委会,也是要通过居民选举产生的,也有任职期限,在任职期间,只有五险,没有公积金,工资待遇也是偏低,也是没有编制的。他们的工作看视简单,都是一些婆婆妈妈邻里之间的小事,但实际上,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什么事都会遇到。小到邻里纠纷,大到社会治安,卫生环境,离退休党员干部管理、低保户、残疾人管理。特别当前疫情,社区的党员干部发挥了党组织先锋作用,他们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与民众共生死,体现了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