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烧烤和文旅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曾思怡、丁远泓,编辑:梁励,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淄博烧烤有多火?连续登上热搜榜1个多月,话题阅读量2.3亿+。
有人为“小饼烤炉加蘸料”的烟火气买单,有人被“实惠、大份、免费住宿”的诚意打动,也有人为当地政府顺势而为的好客举措点赞。网络声量很快转化成线下客流,当地旅游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 淄博烧烤 图源:图虫创意
从官方的行动不难看出,淄博想借着“烧烤”这张名片,更新城市形象,为当地产业发展创造机会。
凭借烧烤出圈以前,淄博在不少人心目中的代名词可能是老工业城市。作为“一五”时期布局的重要工业城市,淄博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许多“第一”,经济排名在省内仅次于济南和青岛,车牌也是鲁C。
然而近年来,因出清落后产能,曾经站在山东经济“C位”的淄博,出现经济增长乏力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升级转型成为淄博的重中之重。当前,淄博产业升级走到了哪一步?以烧烤为踏板,助推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为淄博增加发展动能?
老牌重镇淄博拥有过很多高光时刻。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依靠临海有渔盐之利和丝织品贸易,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临淄(现为淄博市临淄区),其市井繁荣程度,被描绘为“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同时,由于齐国在当时就掌握了先进的冶铁和冷兵器制造技术,临淄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聚集地和全国重要的手工业发展中心之一。
由此发展出的丝绸、陶瓷、琉璃等产业,让淄博自古时起,就在全国的工业版图上赫赫有名。
△ 淄博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一五”时期,因为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工业积累,淄博得到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投入和重点开发,全市共完成基建投资2.2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比95.6%,共落地78个工业大项目。
1957年,淄博工业总产值达到3.23亿元,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9%,是1949年的4.6倍。淄博形成以能源和冶金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城市经济格局,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同时,淄博也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的许多“第一”。如中国第一家生产金属镓的工厂、第一家氧化铝厂、第一个刚玉磨料专业化生产厂、第一个日用细瓷砖厂……
位于淄博的山东省生建八三厂半导体研究所,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核潜艇等十多项国防重点工程生产重要零部件。
相关资料显示,到上世纪60年代末,淄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1/4,工业产值列全省第2位,用电量居全省第1位。上世纪70年代,铁矿石、铝等工业品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2、100%。
1988年3月,国务院确定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其中就包括淄博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淄博市为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淄博整体经济实力一直在山东省排名第三,仅次于济南和青岛,是名副其实的“鲁C”。
转型阵痛众所周知,“重工业城市”想要持续发展经济,“产业转型”是绕不开的话题。
毕竟,如果产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就会成为落后的产能,直接反映在经济数据上。
2003年,淄博GDP突破千亿元大关,2022年达到了4402.6亿元。这19年的时间里,淄博GDP增长在3300亿元左右。
而2003年经济总量排名山东第三的烟台为1316亿元,只高出淄博310亿元左右。但到了2022年,其GDP达到9515.9亿元,高出淄博5113.3亿元。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发现,进入21世纪后,淄博在省内的经济排名一直是第五,到了2019年再度滑落两名排在第七,此后便一直停留在第七的位置,且与第六名济宁常年保持着接近1000亿元的差值。
△ 淄博城市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淄博的主导产业多是重工业,比如化工、建材等,碳排放量很大,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很多工厂都要停产整顿,当地经济也因此受到较大的冲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淄博会呈现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与这个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陷入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困境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淄博作为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的城市,在当时不仅面临煤、铁、铝等资源日渐枯竭的情况,还存在部分传统产业效益低、污染重的问题。
新旧动能转换和环保风暴背景下,2021年,淄博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淄博在过去3年时间,共关停取缔上万家“散乱污”企业。一批不合格的化工、钢铁、焦化、建陶、水泥等企业被关停。
而在当时淄博的工业格局中,传统产业占比一度达到70%,重化工又占传统产业比重的70%左右。因此,相关企业的关停取缔,对淄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令人意外的是,最近一个多月来,淄博凭借烧烤重回“C”位,成为眼下首屈一指的网红城市。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人们出游需求激增、山东文旅宣传攻势到位以及当地特色烧烤产业振兴三方面条件有机结合,让淄博烧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一碗美食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并不罕见,难得的是淄博抓住了这个走红的契机,多措并举扩大旅游吸引力。
△ 淄博自然风光 图源:图虫创意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发现,当地烧烤走红之后,淄博政府趁热打铁,严格管控物价、成立烧烤协会、发布烧烤地图、开通烧烤公交、策划各项烧烤相关的节日和赛事,尽显地主之谊,显著拉动地方旅游业。
从美团数据来看,截至4月10日,今年五一假期淄博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增幅高居山东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
鲁“C”新形象然而此番大动作之下,淄博的目光自然远不只是烧烤和文旅。
张新原也指出,烧烤和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淄博意在借助此次烧烤爆红破圈,打造新网红城市品牌,吸引优秀人才和经营商投资,将网络声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 淄博 图源:图虫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3月上旬发文,将为来淄求职、就业的青年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入住,显然意在将“烧烤”带来的人流延伸到人才招引领域。
一系列“好客”举措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而在这次“被看见”的后面,淄博其实默默蓄力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十三五”以来,淄博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万多家,布局智联汽车、绿色能源、数字农业、新金融、智慧物流等产业“新赛道”,推进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等“四强产业”,并依托石油化工带来的大量副产品氢的基础,布局氢能产业链。
与此同时,淄博还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金融保险、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22年,淄博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49.8:45.9。
根据2022年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淄博“四强”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全市“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5.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9.6%。
而在人才层面,早在2019年,淄博就发布了“人才金政37条”,为青年人才推出人才贷、青年驿站、人才公寓等,发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为产业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曾刚分析认为,在新旧动能转化的背景下,淄博经济排名在接下来几年还难以取得明显突破,但紧挨济南的区位优势或将成为淄博经济增长的重要机遇之一。
早在2007年年末,山东就发布《济南都市圈规划》,提出构建“双核、多心、网状支撑”。其中,双核指的是济南和淄博,可见淄博被放在重要位置。但目前来看,济南首位度建设略为乏力,淄博对都市圈的参与热情也不足。
近期,山东再次发文提出着力打造济南都市圈。对此,曾刚认为,在山东不断推进首府城市首位度建设的背景下,济南将迎来更多政策倾斜和发展机遇,淄博应当抓住这个机遇,融入济南都市圈,实现错位发展。
“中心城市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引是周边城市无法抗拒的,周边城市应该将错位竞争转变为错位合作。比如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低的生产经营成本、更灵活的政务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此一来,同样可以将企业从中心城市吸引过来。”
另一方面,济南具有丰富的高校和研究院资源,以及大量人才队伍,淄博可通过在济南建设创新基地、研发中心等,将人才和技术引进淄博。
曾刚举例称,苏州最早在上海建立科技成果转换中心,将上海先进科技带到苏州,为苏州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无论怎样,烧烤火了以后,淄博想要重回“C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