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如何回到高增速?
编者按:本文来自 锌产业(ID:xinchanye2021),作者:金旺,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近日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如是说。
就在华为赶超腾讯,终于成为国内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二的云厂商时,干了13年云计算的阿里,如今的公有云生意依然稳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五。
也就是在这时,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速放缓,云厂商开始面临增长困境。
阿里云提出,云计算该再往前一步,进入下个时代。
01 IBM的衰落和多数技术发展一样,云计算最初也只是个概念,或者说是学术猜想,这个猜想最早来自于提出过人工智能 (AI) 概念的麻省理工教授约翰·麦卡锡在1961年提出的Utility Computing。
彼时,互联网还未出现,即便是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也要到1969年才会出现,云计算在当时自然也就只是天方夜谭。
不过,值得一提的,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云计算另一项关键技术——虚拟机已经出现,最早研发虚拟机的是当时的全球科技霸主IBM。
IBM在1965年开始研发虚拟机,大概花了有两年的时间搞出了CP-40/CMS虚拟机系统,CP-40/CMS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虚拟机系统,也是云计算另一项必备技术。
也正因为有此底蕴,早年间的云市场中,IBM也曾荣耀一时。
尽管第一台虚拟机是IBM搞出来的,但最早踏上云计算这片热土的其实是另一个搞图书网络零售的互联网厂商,亚马逊。
亚 马逊算是在云 计算领域布局最早的企业 ,早在2002 年就对外发布了AWS,IBM是在2007年推出的Blue Cloud计划,在时间上晚了几年,不过,当时的IBM并没有把亚马逊放在眼里。
顺便提一句,谷歌和微软也都是在2007年前后开始布局的云计算,从云计算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IBM入局并算不晚,只不过,早期的IBM云计算部门的商业模式主要还是在卖云服务器,沿用的是PC时代的商业模式。
直到2013年,一场云计算订单之争改变了云计算市场格局。
这一年,和FBI并称为美国两大情报机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 (CIA) 抛出了一个6亿美元的云计算订单,这个订单引来了众多云厂商的竞标,IBM和亚马逊都是这一订单的有力竞争者。
也就是在IBM原以为胜券在握时,这一订单却落进了亚马逊的口袋。
在此之前,美国科技行业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no one ever got fired for buying IBM”,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人会因为买了IBM的服务被解雇。”
2013年的CIA云计算订单之争是云计算领域意味深远的一战,代表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IT企业新旧势力的交替。
自此之后,IBM在云市场的地位一再跌落,直到跌出全球前五。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接任IBM CEO的罗睿兰(Ginni Rometty)是IBM史上首位女CEO,在业界颇受好评,不过,尽管罗睿兰上任后极为重视云计算业务,却并未能像微软纳德拉一样将企业顺利导入云计算轨道。
02 阿里去“IOE”就在美国新老科技势力交替之时,国内电商巨头阿里的去“IOE”开始初见成效。
所谓去“IOE”,指的是在IT架构中摆脱对传统的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的过度依赖。
2008年,王坚自微软亚洲技术研究院来到阿里云,担任首席架构师,负责阿里云的搭建工作。当时除了要主持阿里的技术研发工作外,王坚还要兼着做另一项工作——整个集团技术预算的拟定。
也就是在做预算过程中,王坚发现,阿里所需的算力那时在呈指数级增长,业务几乎每年翻番导致系统扩展带来的算力已经跟不上业务的增速,这意味着传统IT架构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于是他提出了要去“IOE”。
王坚是2009年在阿里内部提出的去“IOE”,2010年年初,去“IOE”正式上升为阿里的集团战略。
3年后,阿里去“IOE”的成绩是对外公开。
2013年5月,阿里最后一台IBM小型机在支付宝下线,7月,淘宝核心广告系统完成对Oracle数据库的剔除,阿里去“IOE”初见成效。
实际上,在去“IOE”过程中,阿里云完成了一次从大型系统应用到分布式应用、从商业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动力更换,阿里在这一过程中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Oceanbase数据库等也在后来成了阿里云的基础。
从大型系统到分布式系统,也是云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以电子商务、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支撑单一业务算力所需要的服务器达到万台规模,这使得云计算行业进行了一次引擎更换,也致使科技领域新老势力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
03 云原生热潮同样是在2013年,一个伴随云计算而来的概念开始兴起,这个概念就是云原生。
2013年,Pivotal公司Matt Stine提出了一个概念,云原生 (Cloud Native) 。
关于这个概念,Stine在后来《Migrating to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一书中为其定义了几个特性:符合12模式、微服务架构、自助服务敏捷基础设施、面向API接口的通信、抗脆弱性。
这是云原生最初的定义,值得注意的是,云原生并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套方法论,由于在之后几年里这套方法论一直在演进发展,尤其还有了不同的阵营,云原生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
2015年,谷歌、红帽 (2019年被IBM收购) 等牵头成立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NCF) ,并由谷歌贡献了第一个开源项目Kubernetes。
CNCF最初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抗当时红极一时的Docker。
从结果来看,它确实做到了。
2017年,Docker公司正式宣布在核心产品中内置Kubernetes服务,到2018年,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等头部云厂商纷纷加入了CNCF。
这时,云原生技术也有了诸如容器化、微服务、Serverless、FaaS等众多技术方向,从Pivotal官方给出的解释来看,云原生也有了较为明晰的四要素——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容器化。
云计算本身是互联网的延续,是通过软件定义硬件方式,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从卖设备转变到了卖服务,企业如果需要网络、计算、存储资源,不再需要购买服务器,而只需要买云服务。
云原生概念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云服务的理念,云计算资源池化,以及集约式调度方式产生的规模效应被进一步放大。
阿里云是在2017年加入的CNCF,成为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一员,不过,阿里云的云原生之路起步要更早。
据阿里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丁宇此前公开表示,阿里在2011年开始落地容器技术,到2016年一经完成了淘系电商的云原生化改造。
2018年-2020年,阿里云又花了三年时间将核心系统搬到云上并进行了云原生化。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浪潮也再次兴起。
04 云巨头造芯片产业数字化一方面推动了云计算规模的倍增,另一方面也对云厂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个关键要求就是降低云计算成本。
要降低云计算成本,自研服务器芯片就成了一条出路。
2015年,亚马逊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以色列芯片厂商Annapurna Labs,开始自研芯片,亚马逊为服务器研发的第一代处理器AWS Graviton在三年后面世。
与此同时,国内BAT三巨头更是积极在芯片领域布局。
百度面向云端的自研AI芯片“昆仑”于2018年7月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面世,阿里AI推理芯片含光800在2019年9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发布,腾讯自研芯片则是在2021年11月的数字生态大会上首次发布。
实际上,在自研芯片之前,阿里先后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多个芯片企业,例如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寒武纪、恒玄科技。
此外,阿里还在2018年收购了中天微,与达摩院团队一并成立了自己的芯片公司——平头哥。
不过,即便有自研芯片的加持,阿里云的发展也并非没有焦虑,张建锋在6月13日的阿里云峰会上指出,如今的云计算仍然面临三个挑战:
计算和网络传输时延大
IDC内部东西向流量越来越大
超大规模基础设施及云内超大复杂应用的管理问题
对此,张建锋指出,现有的IDC体系结构需要再进行一次创新——从以往以CPU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进入到以云操作系统+新硬件为中心的体系结构。
张建锋这里提到的新硬件,就是阿里在发布会上发布的CIPU。
所谓CIPU,即云原生的CPU,阿里是希望为当下的IDC定制一个专属处理器架构,接入这样架构的CIPU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可以被高效的云化管理和应用。
张建锋指出,云计算的发展过程就是算力被不断虚拟化的过程,为了完善这一过程,服务器往往需要额外的算力开销,通过CIPU可以将这个算力开销降低为0。
05 阿里云的增长难题2022年上半年,阿里云经历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前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空降阿里云,任职阿里云全球销售总裁,原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替任庚任职阿里云中国区总裁……
随着一系列人事调整,阿里云也逐渐形成了新的销售体系。
在过去一年里,国内云厂商发生了不小的变动。
一方面,华为云超越腾讯云,成为国内第二;另一方面,云厂商增速开始放缓。
阿里云2021年Q1-Q4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7%、29%、33%、20%,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再度降到了12%。
不过,这时的阿里云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虽有下降,却仍稳居第一。
从全球市场来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云计算市场已经呈现马太效应,全球前五的云厂商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Gartner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IaaS公有云市场排名前三的依次为亚马逊(38.9%)、微软(21.1%)、阿里(9.5%)。
2017年,就在Gartner公布2016年公有云市场调研数据称阿里云首次超越谷歌云进入行业前三时,阿里官方曾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云计算领域将变成两强,'阿里云一定是两极之一'。 ”
彼时的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仅为3%,仍处于高速增长期。
五年后的今天,全球前二的云厂商分别是亚马逊、微软,二者合计占据了近60%的公有云市场份额,阿里云与AWS、Azure仍有较大差距。
面对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速放缓,阿里云要想在全球公有云市场占比突破两位数,能否通过新的销售策略和围绕CIPU搭建的云架构恢复增速, 就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