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顾白
VC/PE募资,一直在路上。
2023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一级市场上大多数投资机构,想投的投不进,想退的退不出。没有业绩、没有项目,更惶恐募资。怎一个惨字了的。
今年以来,险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好消息频传,各大机构的IR们的神经再次被激活,又开始蠢蠢欲动。
“连夜联系了几家保险和银行相关负责人。但是险资选择GP,基本已经默认只选行业前20名大型GP,毕竟投资能力有保障。或者更倾向投某些细分领域精耕细作的专业型基金。”某VC管理合伙人景阳告诉融中,“小GP基本排不上队。”
现在,真正市场化母基金太少,尤其这两年,几乎只剩下政府和大国企的钱。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金额大、持续稳定等特性,可以说是一直是VC/PE眼中的大金主,GP们想要叩开保险大门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因此政策支持下,保险、银行这类金融机构LP更加让IR们趋之若鹜。
但其实,相较于险资和银行,还有一个变化不容忽视,信托公司们也在今年暗自发力,成为VC/PE背后又一有力金主。
01
VC难题犹在,险资的大门仍难叩响
“都知道保险机构的钱好,但是能募到的难度很大,也是事实。”
一个月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其中一项核心政策是引导保险公司支持科技创新。消息一出,被认为是打开了险资入市的空间。
投资人魏颢告诉记者,新的政策导向下险企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这无疑是对一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过,本以为圈内会迎来新一波高潮。毕竟在所有金融机构中,险资对股权投资的出资活跃度最高。但大多数投资人还是认为,募资囧境其实并不会有特别大改观。
“险资的钱一直以稳定且长期的特性受到投资人喜欢,但险资标准真的太高,一般中腰部机构还是很难募到。”景阳对记者说起,“险资作LP,在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注册资本、退出项目数量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底限是要求最近一年度净基金管理规模在30亿以上,注册资本1亿以上,超过2家企业IPO退出业绩。对中小机构要求还是蛮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险资十分认可基金管理人的能力,但由于监管最低要求不满足,其实可以通过嵌套一层符合监管要求的基金的FOF结构类解决,但这同时要求基金管理人与险资的关系非常好,险资才可能愿意做结构嵌套。
这些年,保险配置私募股权投资却是有些积极变化的,但往往还是只会投大的机构和中后期的PE,VC很难达到险资要求。所以这些年对于GP们而言,LP结构其实并没有实现更加多元化,反而和以前相比没那么多元,甚至更差了。“LP多元化可以说就是个伪命题。”景阳说到。
市场上较为稳定的长钱资金,主流金融机构类LP主要包含银行、券商、保险、信托和资管公司五大类。受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近几年出资频率不高,倾向业绩好、回报高、资产配置合理的精品机构。
根据烯牛数据,2023年上半年,募资市场43.80%的资金具有政府背景,2022年这一比例为38.72%,相对的,市场化母基金占比,从2022年的11.31%降至3.78%,可见投资放缓显著。而金融机构中,保险与券商占比在进一步减少。
一直以来,信托都很少涉及股权投资,更偏好债权投资。如果受托资产规模缩减,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信托公司在固有资产投资股权这方面一定会更谨慎。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来,信托公司似乎开始积极布局LP参与私募股权基金包括长安国际信托、西藏信托、建元信托、建信信托、国联信托等30多家信托公司频繁出手,出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超50支基金,其中披露金额170多亿,获资GP包括美团龙珠、盛世投资、招银国际、尚颀资本、君信资本、钟鼎资本、磐霖资本、沣东产投、西安投控等一批明星机构。
“信托做LP,虽然比传统投资方式灵活性更高,但风险也相对更大,股权问题就是个关键点。”景阳对记者解释,“信托做LP投资过程中,需对企业实际控制人进行了解,并对相关公司进行调研。另外,要与实际控制人签署股东协议,明确各相关方责任,约束权力、维持利益关系是不可忽视的。落实投资项目过程中,也还需对股东之间作出计划、协调,或约定由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协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在一级市场布局的加深,配置方式也正变得丰富和多元,除了参与设立母基金还在增加S基金配置等逐渐兴起。
02
2023,谁家LP兜里最有钱?
“现在市场上谁最有钱?国资企业、政府引导基金和险资,可是面对他们总是能让你知道什么叫‘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实现的。”聊起最近的募资,投资人金石磊告诉记者,“有些VC,业绩也拿得出手,身边也不乏跟着赚到钱的高净值个人或民企老板,但是想要进一步优化LP结构,引入大型机构投资者,就会时候发现募资是真的难。”
从当前市场看,无论保险资金还是信托,投资偏好上都会更青睐于历史业绩优秀、实力较雄厚的综合性基金,或在细分垂直领域具有优势的机构。而自2022年以来,险资出手的另一明显变化是——多家险资共同出资一只基金,也从侧面印证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GP才能拿到保险的钱。像今年9月,11家寿险公司联手出资九州启航基金,规模达到339亿元。
今年以来,险资投资基金数量前三的分别是中宏人寿保险、中银三星人寿、和谐健康保险。获得险资青睐的创投机构包括红杉中国、纪源资本、普洛斯、前海母基金、高瓴资本、达晨财智、国中创投、信达风、CPE源峰、国科投资、远洋资本、钟鼎资本、同创伟业、德同资本、国投创业、国科嘉和、源码资本、云峰基金等。其中,纪源资本、普洛斯在今年获得5家险资LP青睐。
除了险资和信托公司,越来越多理财子公司,也在纷纷开始作为LP积极布局股权投资。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从事私募股权行业,直接或间接进行私募股权投资,促进私募股权行业良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信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北银理财以及工银理财等10多家理财子公司均在股权投资方面均有出资动作,基金额超过170亿。而在去年,金融机构LP中险资出资中排名第一,次数占比超过30%,而银行及理财子活跃度却是最低,出资占比不足10%。
某VC投资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理财子公司做LP为实体经济创新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导向相契合,是大势所趋。另外,理财子公司背靠母行,客户资源较为丰富,资金长期且稳定,做LP不仅能够拓宽投资边界构建多元化投资渠道,还可以弥补理财子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的不足。接下来两年,一级市场将有更多理财公司,与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的势头。”
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股权投资方式,既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是LP模式。像今年5月,兴银理财作为LP成立了福建晋江禹兴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西藏禹泽担任普通合伙人及私募管理人。8月,兴银理财再度出资希言投资,成立新基金嘉兴自明榕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这也是兴银理财自成立以来出资的第6只基金。
投资人海蓝尔告诉记者,“银行系LP多以遴选和投资产业子基金为投资方向。对GP管理人的筛选也是会综合管理规模、股权结构、投资案例来选。”
从市场投资偏好看,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更倾向支持本地基金,如杭银理财、徽银理财等,中小银行系且区域性银行则倾向出资区域内基金,同时能带动基金托管业务,而股份制银行系出资最谨慎,出资额也普遍不高,但是最喜欢试水S基金。
不过,当前银行理财客户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对应该类产品定位的银行理财客户较少。此外,理财子公司作为LP参与股权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尚未成熟,对机构的专业投研能力要求较高。
此外,近年来,还有越来越多私募股权投资的个人LP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自行开展投资,有些超高净值人群,手里可支配资金大几千万甚至过亿的,就会自己设立基金,或者参股别人的基金,做个小的合伙人或者固定出资人,资金体量再大一点的,就直接成立家族办公室。
“过去几年,尤其在双创时期,几乎100多万就可以参与一只基金,但现在一些优秀的GP都要求个人LP起码500W甚至1000W起投。”海蓝尔讲述这几年募资市场的变化,“大多数GP提高个人LP出资门槛,也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率考量。如果一只基金LP太多,沟通成本增加,决策效率就会很低。而且,很多高净值个人LP出资能力其实有限,只想把规模做大。腰部机构仅靠高净值个人LP很难做出规模。”
不过,随着这两年很多基金的退出期到来,大部分基金投资回报不达预期,甚至本金都不能收回,加上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一批个人LP的出资意愿在减弱,仅少量继续陪跑。
03
GP们戴着手铐脚镣募和投
“如今市场上,钱已经不能用‘少’来形容,几乎是没有。”
昨天和一家机构合伙人聊天,我问他是如何募资的。他说:“募资的关键不是你有多知名,带的团队有多好,基金收益率有多高,而是LP愿不愿意信任你。”
过去一段时间,受全面注册制影响,金融机构出资有出现一阵观望态势,活跃度有所降低。如今,险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关政策不断调整过后,募资环境真的改善了吗?金石磊告诉记者,国家鼓励力度不减,但钱在口袋里更深了,需要回答LP的问题更多了。
很多小型GP都想要拿到险资的投资。可是,很多保险公司对大型GP的基金投资周期可能长达8年,对小型GP的投资周期却会明显缩短,可能只有5年。
很多地方引导基金和国资都有明确的招商需求,最关心的永远都是给当地引进什么项目,每年能开多少票、贡献多少税收,能不能带动就业甚至搞出产业小集群等问题。政府出的每一笔钱,未来可能都会量化在招商数据里,项目的成长性、估值、甚至未来的业绩回报都不重要。
“甚至于,当LP决定要投某只基金,整个投资过程才过半,后续还有LPA和S/L的谈判和磋商,出资打款甚至个别还涉及到异地注册等环节。募资过程中,GP还要拿捏各类LP不同的奇怪诉求,对于协议细节的把控,对于合伙人、律师、LP法务等的多方协调都至关重要。每一个数据的目标和细微转变,落在基金的出资上都是敏感的问题。”金石磊对记者说到。
这几年市场不断洗牌,LP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募资钱从哪来成为GP的重要议题。对于募资,非常考量GP的功力,特别是现阶段。
达晨邵红霞说过,LP的多元化,更是对GP各方面能力的考量。每次募资,都是对我们自身投资策略、管理体系的一次检验,倒逼我们在业务能力和产业赋能上不断提升和优化。
募资难,恰恰是因为GP的专业同质化严重。“GP的专业性体现在募投管退全流程,但现在很多LP只看GP投资业绩,而GP也只关注LP喜好。”
从当前市场现状来看,至少95%的机构募资都存在问题,5%的头部机构又形成了虹吸效应。如果真正做到头部5%的机构,不管面对什么样的LP和什么诉求,最终还是能够吸引他们。可是,对于绝大多数GP来说,政府要招商引资,上市集团要围绕产业投资,高净值人群又要加入投委会,还要跟投甚至直投。
今天,为了完成募资,GP们不得不戴着各种手铐脚镣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