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APP(ID:tf-app) 作者:李卓玲 编辑:张泽
日前,时代财经从上汽通用方面获悉,别克ELECTRA E5新增售价为16.99万元的先锋版车型。与此前20.89万元起售价相比,该车购买门槛相当于下探近4万元。不久前,其另一款纯电车型别克微蓝6 430km版,更以限量特价9.98万元起开卖。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在市占率被自主品牌持续挤压背后,合资车企电动化反击战不断打响,其中,价格反攻趋势愈演愈烈:除了选择降价举措外,通过新增更低价的入门级车型以降低购买门槛,以及不少新品直接选择超低价入市等,正在成为主流现象。
与此同时,从产品投放上看,大多合资品牌主攻10万-20万级纯电市场,这与自主新势力等品牌形成对比。“在纯电领域,特斯拉、蔚小理等车企旗下车型的销量表现较强,但瞄准的都是20万元以上市场,因此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时代财经表示,对比而言,目前10万-20万纯电市场产品供给相对还没有那么充分。
01
低价策略效果初显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后来者,部分合资车企正在发起价格反攻,以更低的定价争夺市场蛋糕。
以别克ELECTRA E5为例,该车最初于今年4月上市,彼时推出了2款标准续航版、2款长续航版及1款艾维亚车型,售价为20.89万-27.89万元。作为一款轴距达2954mm的大五座SUV,该车在定价上相比其他竞品相对更低。
据汽车之家数据显示,在今年9月中大型SUV销量榜上,排名前两位的理想L7、理想L8起售价均超30万元,宝马X5销量紧跟其后,其起售价超60万元;当月卖出5248辆的问界M7排名第四,其起售价超24万元,随后便是别克E5,9月卖出4868辆。再往后看,途昂、揽巡、揽境等合资竞品起售价均超25万元。
低价入市,让别克E5,乃至上汽通用在销量上获得增长。官方数据显示,今年9月,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合计10002辆,同比增长168%,环比增长24.8%。其中,别克E5销量达4868辆,换言之,占比近5成。目前该车累计销量已超17000辆。在业界看来,伴随更低价入门版车型的推出,别克E5的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无独有偶,近两年,包括日产、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在进行新能源产品投放、销售时,大多采取了低价或降价等策略。
其中,今年7月,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焕新上市,推出价格为19.99万元的新版本车型ARIYA 500,并对已上市的车型级别重新调整官方定价,实现全系价格下探。去年10月,广汽丰田首款基于e-TNGA纯电专属架构打造的纯电车bZ4X上市,起售价同样低于20万元。
大众方面,以ID.3为例,今年3月,ID.系列纯电限时大促,全系至高立减3万元;7月,ID.3宣布推出限时价格,降价幅度至高达3.7万元,起售价降低至12.59万元。从销量走势上看,据汽车之家援引行业销量综合数据显示,该车9月卖出9650辆,作为参考,其6月销量仅为1819辆。
大众ID.3销量趋势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02
10万-20万级纯电市场存机遇
在合资车企放低身段重塑价格体系,以更低的定价开卷新能源汽车市场背后,是其市占率的降低和新能源车市渗透率的不断走高。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累计超772万辆,市场份额达50.7%,反观主流合资品牌这一数据仅为35%。作为参考,2020年,自主品牌市占率为35.8%,主流合资品牌为51.1%。
自主、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图片来源:乘联会
与此同时,今年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9%,较去年同期31.8%的渗透率提升5.1个百分点。9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9.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2%。
目前,合资品牌正不断加速电动化转型,诸如逐步切换到以纯电架构造车时代、推出更多新品,以及采取前述在定价上更低价亲民的举措等。
上汽通用别克方面称,此次别克推出ELECTRA E5先锋版车型,连同智电轿跑SUV别克ELECTRA E4、十万元级纯电轿车别克微蓝6,展现出别克正在以更强大的纯电家族阵容、更完整的纯电产品梯度和更宽泛的价格布局,进一步发力主流电动车市场。据了解,E4起售价同样在20万元以内。
事实上,从目前已投放市场的合资新能源产品来看,大多品牌主要瞄准10万-20万纯电市场,避开了特斯拉、蔚小理等车企产品扎堆的20万元、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
郎学红对时代财经分析道,从整个乘用车市场来看,10万-20万元区间车型销量大概占了整个市场的一半,但从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趋势上看,目前这一区间的新能源产品主要以PHEV(插混)车型为主。
“今年以来,PHEV市场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主要集中在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在这一区间里,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他们不仅对购买价格敏感,也对使用价格很敏感,因此插混车型在这一市场上的扩张比较快。”而在其看来,若从纯电领域来看,与竞争激烈的20万元以上市场相比,10万-20万纯电市场产品供给相对还没有那么充分,存在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