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马欢
《纽约时报》在线读者为王,BBC想挽回看TikTok的年轻人
2023年,世界范围内,媒体转型,步履不停。
有的媒体坚定数字化转型之路,成为变革领头羊;有的媒体则在诞生百年之后,大刀阔斧,精简人员;还有的仍在缓慢的转型中,迎接未来。
它们的变革效果如何呢?
01
纽约时报:20年后,没有纸质版
“我相信《纽约时报》肯定还能印个10年,或许15年,甚至再久一点。但是,如果20年后还能印,我会感到非常惊讶。”2020年6月,任职8年的《纽约时报》首席执行官马克·汤普森卸任之时如此表示。在他看来,这份报纸20年后应该没什么可能发行纸质版。
汤普森的判断不无道理。在传统媒体持续式微的今天,创办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却凭借着数字化转型,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目前,《纽约时报》拥有960万订阅用户,其中880万是数字订阅,数字订阅收入已经超过了纸质版。
这家媒体雄心勃勃,计划在2027年达到1500万订阅用户的目标。其转型之路,为其他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像绝大多数的纸媒一样,广告模式曾是《纽约时报》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随着大部分传统纸媒的广告收入下滑,这家报纸发现,单凭广告是无法长久维持良好运营的。
数字新闻媒体想要实现盈利,必须吸引和留住用户。
为此,《纽约时报》重视培养“核心用户”,并做出了大量尝试。在这当中,被证明最有效的是2011年的“付费墙”。
其实欧美传统媒体对内容收费的模式,早已有之。
《纽约时报》在用户付费领域的尝试主要是设立“计量式付费墙”,即在线读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费阅读数篇新闻,若想继续则需要支付费用。用户可选的订阅支付方案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每周1美元、每周1.5美元和每周2美元。不同方案所支持的访问设备和内容范围也有差异。
“计量式付费墙”模式被证明是有效的。2012年,《纽约时报》实现数字订阅收入首超广告收入;2014年,《纽约时报》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变革,开始改组领导层、创新审计、推出不同数字产品等。
《纽约时报》认为,制作订阅用户优享的内容,将大大提高用户的留存率,其订阅用户特别关心新闻报道的服务价值,特别是那些展现《纽约时报》报道广度和深度的内容。
为此,这家报纸增加了3倍人力,并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关注用户留存方面的所有工作内容。
《纽约时报》还发现,完全依靠新闻内容作为订阅的核心,不太符合当下快节奏的受众环境。
因此,他们的订阅套餐除了有新闻,还有其它丰富的数字化产品,包括游戏、烹饪相关内容、音频、专业推荐数码和家电类产品的网站Wirecutter,以及2022年1月公司以5.5亿美元收购的《大西洋月刊》。
“用户会看到越来越多只有‘订阅用户’才能享受到的服务内容。”该部门负责人卡顿说道。
积极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收入的增长。2015年,《纽约时报》数字营收突破4亿美元,数字订阅量也在当年10月突破了百万大关,要知道,这个数量是印刷版近一个世纪才达到的成绩,而网络版只用了五年的时间。
2019年,《纽约时报》数字营收突破8亿美元大关。2020年二季度,《纽约时报》数字业务营收首次超过纸媒业务,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这家百年老报的“分水岭”。
2022年第四季度,《纽约时报》营收总额为6.68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12.3%,其中订阅收入占4.14亿美元,增长17.9%。
2023年第一季度,《纽约时报》的征订总收入上升了6.9%,但广告总收入却下降了8.6%。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征订收入在第一季度上升了14.1%,而纸媒征订收入下降了4.4%。
今天,以数字阅读为主的读者收入,已经成为《纽约时报》的主要营收来源。目前,《纽约时报》已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拥有1700个工作室和31个国际编辑室。
现任CEO梅雷迪思·科皮特·莱文表示:“我们每过一个季度都会发现,读者对我们新闻和信息的需求强劲。”
02
BBC:锁定年轻人
在大洋彼岸,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22年迎来了百岁生日。这一年,BBC盘点了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几大挑战。
其中特别提到,在运营成本方面,BBC的直接竞争对手包括网飞(Netflix)这样的价值数千亿的公司,而BBC的资金上限在50亿英镑左右。
不仅如此,在做新闻的同时,BBC还受到了不少严格的监管。
BBC还注意到,自身与现在的年轻读者存在着明显的代沟。在当下的英国,16-24岁的年轻人花在TikTok上的时间,远远比看广播电视要多。这家老牌媒体担心,未来受流媒体影响,将不得不进一步减少内容制作。
面对这些挑战,BBC宣布将裁减1000个工作岗位,并取消部分传统形式的广播频道。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让该公司每年节省大约6.3亿美元的经费。
BBC表示,为了打造一个数字化优先的公共服务媒体机构,将“与当代世界同步变革……让受众以他们希望的方式获得他们希望获得的内容”。
除此以外,BBC还将创建一个服务英国及海外的单一性24小时电视新闻频道,把BBC国际台并入其中,并计划增设锁定线上年轻群体的内容服务。
而包括儿童频道、电视4台和广播4台广播剧频道在内的多个频道,将停止传统广播业务,国际台的若干语言服务则将调整为只提供数字化服务。
洛特·摩尔是BBC内容的创意总监,主要负责监督电视频道、iPlayer、广播频道以及BBC Sounds的制作和委托制作。面对流媒体激增、两极分化的观点,她表示:“我们在以一种兼顾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方式,制作反映现实和宏大主题的节目。”
“我们不再为了时长而制作节目。”面对流媒体平台的竞争,摩尔解释称,BBC的独特竞争力除了向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在于现场直播。
无论是温网公开赛、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还是此前的英国女王葬礼,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始终是BBC服务的一个重点。“我们把观众聚集在一起。现场直播和点播让我们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在她看来,未来BBC必须专注于在受众中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位置,提供其他媒体无法提供的内容。
与此同时,BBC总裁蒂姆·戴维也表示:“我们需要加快变革,并拥抱我们周围市场发生的巨变。”
03
日本纸媒:转型路漫漫
和其它发达国家不同,日本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要慢得多。
在日本,传统媒体仍然比新闻网站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发行量大的报纸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媒体格局,比如,时至今日,《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仍然是全世界发行量最高的报纸,每日的发行量分别为700万份和500万份。
然而,随着发展社会逐渐转移到数字领域,传统的读者人数下降,日本报纸的收入也开始断崖式下滑。
2020年疫情期间,日本《朝日新闻》公布的财报显示,2020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亏损达4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8113万元),为该报社自1879年创业以来的最大亏损规模,也是时隔11年再次出现亏损。
在这样的冲击下,日本报纸也不得不探索更多关于贴合数字媒体的路径。
比如,《日本经济新闻》在2015年收购《金融时报》后,加快了“数字媒体优先”的战略,即先在网上发布内容,然后再送去印刷。这种模式,在以前的日本是闻所未闻的。
2022年4月,《日本经济新闻》首次设立首席数字信息官(CDIO)职位,以推动媒体数字化战略并及时布局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物联网等数字化业务。
此外,《日本经济新闻》和《金融时报》还在中国香港合作组建了数据库企业scoutAsia,其新闻资讯和数据内容来源于《日经亚洲评论》、《金融时报》、FactSet以及BureauvanDijk等众多平台,依托这些平台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亚洲企业提供财经资讯和数据分析服务。
相比之下,其它日本传统报纸的数字化之路,仍然很慢。
目前,《朝日新闻》已经推出了几个在线媒体品牌,涵盖了世界新闻、女性生活方式、大学体育等广泛的主题。
《读卖新闻》则推出数字新闻平台Yomiuri Online,旨在为读者提供的数字产品。不过,这家老牌报纸看起来并不愿意放弃传统报纸,仍然将该平台作为与印刷产品捆绑的订阅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