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今年的双十一开始,整个电商行业在前进道路上都是处于摸索的状态,流量时代的褪去,是否预示着新机遇的到来?我们接着往下看笔者分享的这篇文章,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吧!
李新的咽炎又犯了,作为带货主播的他今年播的场次比以前都多,但带货业绩却远不及预期,甚至不到去年的一半,“都知道今年的双11不好打,我们和商家买流都太贵了,每天都压力很大”。
从2009年淘宝商城开启第一届双十一大促起,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回顾过往的大促节,作为“电商行业的春节”,对于每年的双十一,外界都会赋予其一个独特的主题,显然,今年的主题,一度被价格掩盖。
淘宝天猫在首页推出“淘宝好价”频道;京东从去年底开始推出“低价战略”;拼多多一如既往推出百亿补贴;抖音主打“单件立减”;就连小红书上,9.9元的低价包也成为平台爆款。
各大电商平台似乎将双11变成了“低价”的角斗场。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对价格的强调,实则是前一波流量红利枯竭后的必然——野蛮增长的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如何通过价格等一系列方式将流量变成“留量”,变得比什么都重要。
讲求留存的电商新10年,已经开始了。
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开始出现。私域订单意外开始暴增,淘宝天猫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淘宝天猫平台商家会员订单连续多日增长超100%,平台老客复购订单多日达到同比两位数的增长,服饰、快消、运动户外、食品等行业多日同比增幅超过了45%。
一边是互联网人口增量放缓,一边又是私域和复购带来的销售增长。这样的现实对比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转化下,电商行业进入新周期,商家与平台已无法复用此前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流量打法。
这并不意外。当电商玩家纷纷将以店铺为核心的货架电商视为终极模式后,通过私域运营沉淀店铺人群资产,便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毋庸置疑,这是平台与商家打开新周期的一把重要钥匙。
与此同时,AI等新技术的加入,也为行业走向增添了几分变数。
多年来,技术飞跃往往会带来商业变革,这不仅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各个重要节点,更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基本法则之一。在今年双11,AIGC对商家经营效率的全面提升,已经初露锋芒,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头部电商平台,正通过AI化改造,开启一波新AI红利。
旧时代已经远去,新时代即将到来。电商这篇沃土之上,新的红利故事,才刚刚开启。
一、流量时代远去,商家亟需寻找新增量
“现在哪里还有人去花大钱买流量啊,反正我身边没有”。在谈到电商平台的商家们对流量的态度时,已经进入行业十年的王博文抱怨,如今流量价格几乎是几个月一变,遍地都是水涨船高的竞争。
电商刚兴起的那几年,刚离开大学象牙塔的他奋不顾身地入场,做起了数码零配件的生意,“前期根本不用担心没人买,作为商家只要通过质量和价格把关就能很轻松赚到第一桶金。”王博文说,那时候他的同学们看他混的风生水起,有不少在上班后又辞职,也当起了网店老板。
但是近几年来,他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顾客的引流越来越难。习惯投流玩法的商家一度寄望于一些新兴平台的流量,但这些平台的流量费也在迅速膨胀,“我把数字说出来你根本不敢想,几年前,每天用在推广上的钱还是3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26000元了,但是到店人数和成单量还是没有很明显的涨幅”。
事实上,随着流量代价越来越高,以前的投流模式,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有相同体验感的不仅是小店铺,大中商家也能对此现身说法。
曾操盘蓝月亮、索芙特、拉芳、滋源等知名品牌,2019年创立口腔护理品牌冰泉的程英奇也曾经表示,“整体格局上,现在流量是更碎片化,越来越分散;从价格来看,流量成本确实越来越高,获客成本也更高了”。
不仅是商家,身处电商行业的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看法。
作为服装制造企业扎堆的市场,东莞一直是电商经营者的集中地。早在几年前,东莞市电子商务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海娜就曾经表示,“对于一些大型服装卖家而言,一个月投入30万元买流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近几年直播电商兴起之后,甚至有些品牌商宁愿在直播间推出“买东西送iphone”的活动,也不愿意花钱去买流量。
显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多年不断发展和成熟化之后,流量红利已经见顶,电商的流量时代也行将结束。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去年4月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7853亿元,同比增长4.89%。而从2015-2017年,该数据的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此后徘徊在了20%左右。
到了2021年,增速大幅下滑到了10%左右,直到去年,该数字首次成为个位数。
根据今年8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8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加3880万人,增速下滑至不到4.6%,用户规模也已经占到网民整体的82.0%。
QuestMobile数据报告也显示,超过80%的移动网民均有线上购物习惯,近一年来的移动购物行业活跃渗透率一直维持在85%左右,在双十一等大促节日期间,这一数字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这说明,留给商家们争夺的新用户数量已经只剩一成左右。
投流买量的难度体现在实销转化率的滑落,这不仅是因为新增用户正在肉眼可见地减少,也还在于老顾客的留存率越来越低。
用户是店铺最重要的资产,如何留住老客户,是现在商家的当务之急。
二、店铺自己的,才是长久增量
一知智能联合创始人顾泽良认为,新品牌如果私域能做好,是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的。
电商行业中,将品牌商家的经营场域分为“公域”和“私域”两大类。其中,公域指的是那些不属于品牌“自有”的,“品牌自我”之外的线上线下的所有场域。与之相对的“私域”是指品牌直接拥有的,可重复的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用户的场域。
而私域运营就是指企业通过私域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精细化运营手段,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和服务,这种运维方式更加讲求与用户关系间的建立和稳定。
在互联网人口红利见顶,消费者购买习惯向线上转移之后,想要活下去,就需要节流,商家如何用较低的获客成本从线上平台获取增量成为难题。此时,私域运营自然应该成为商家们的主要选择。
而当私域用户进入转化场景时,就成为了“私域流量”。由于这些私域流量是企业已经拥有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已经对品牌或企业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比起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源宣传、吸引新用户的外部流量,私域流量可以直接在现有用户基础上进行运营和提供增值服务,无需广告费用。
而私域运营的目的,往往在于获得“复购”。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时间和复利。而基于时间产生的复利效应,拥有着最强大的力量。”将复利思维对应到企业经营中,就不难理解复购的含义以及其重要性了。
复购即消费者购买商品在2次及以上,复购次数越多,意味着用户的认可度越高。ToB行业中有个营收公式:收入=客户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转介绍,亦即在乘数效应的强大作用下,企业在用户复购上的投入,几乎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情况。
这样的模型公式,几乎可以同样移植到当前流量红利不再的电商行业中。对于商家而言,增量难寻,存量复购成为新周期红利。
商家通过私域运营,将用户转化为私域流量,沉淀为店铺用户资产,进而增加复购率,这是商家们面对日益昂贵的获客成本后合理且必须的选择。
在武汉运营着一家美妆店电商的刘丹,对私域运营和复购的。
从2009年淘宝创立双十一以来,刘丹每年都参与到了大促其中,算得上是淘宝的元老商家。最近几年,她明显有一个感受,“远亲不如近邻,新客不如老客”。
当然这并不意外着新客不再重要,而是老客的价值,理应被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在她的回忆里,过去平台和电商刚起步的那些年,店铺想要拉新获客非常容易且便宜,而新客户带来的收入增量又很可观,但在前几年因故暂停了两个月的店铺营销,在总结收入占比的时候,她发现开发10个新客户的回报,往往不如1个老客户。
“一个老顾客可以影响身边的10个朋友,顾客介绍的成单率也大于80%,那两个月营收里,老顾客及其介绍的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90%”。
美妆行业并非特例。在一个相对稳定固定的市场中,回头客对于商家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游戏行业的著名巨头Hothead Games曾经做过统计,在通过使用 Google Play 游戏登录功能后,第一天的用户留存率就提高了125%,之后该数据持续上升,到第七天,留存率提高了182%。
根据统计数据,购买了一次的顾客有27%的可能性会再次购买,而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吸引客户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购买,那么他们复购的概率就会激增至54%。这表明,随着客户购买次数的增加,他们再次购买的可能性也会逐渐提高。
对于即使如游戏商家这样的存在,做好私域,增加回头客比例,增强用户留存率,也已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流量成为如今的新生命线。
不过,想要做好私域运营,沉淀店铺资产,实现会员/老客长期复购,并非易事,也不是商家单方面的事情。
2019年,王琳在淘宝开了一家定制服装店,初开的几个月里,她店里的顾客一直不多,“当时我焦头烂额,自己买过几次流量直通车,短期效果不错,但是退货也增加了,而且主要是没啥长期稳定的效果,回头客不多,我们店小二和一些顾客聊天,他们说产品挺好的,但是记不住我们店,店铺特色不突出”。
在和平台运营沟通和了解到一些平台的思路改变后,王琳开始动手改变之前的思路。虽然人手不多,她安排专人专岗,定期联络建立顾客档案,从顾客的姓名、性别到爱好、性格,再到生日、职业、着装风格、体型、喜好颜色等进行资料建档,定期向他们发放优惠券,赠送礼物……一系列操作都旨在加大对老顾客的联系密度和优惠力度,从而提高留存率。
而今年4月淘宝打通店铺订阅、直播间、逛逛之间的粉丝,7月,淘宝天猫向平台所有商家0门槛开放会员运营权限。乘着这个风口,王琳又吸纳了一批会员客户,在她这几年做电商的感受里就是,“留住了用户,就留住了订单。”
私域运营之下,沉淀店铺资产,实现会员复购,成为商家难得的新红利。
今年双11首日,淘宝天猫平台商家的品牌会员成交额破亿品牌数首破百家,同比获得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双11期间商家会员订单也多日增长超100%,包括服饰在内的多个行业表现亮眼,会员人群贡献度近30%。
数据还显示,在淘宝,消费者在店铺的复购规模也在持续高速增长。截至11月7日,淘宝天猫平台老客复购订单多日录得同比两位数增长,其中,服饰、快消、运动户外、食品等行业多日同比增长超45%。
显然,越来越多人明白,对于现如今的商家而言,能够在平台的工具、技术以及自身的私域运营下,做好店铺资产沉淀,留住用户,就抓住了当前存量电商市场的周期性红利之一。
像在天猫双11大促期间,平台就通过粉丝挑战赛、入会立减等私域玩法,帮助商家实现店铺人群资产的快速规模化增长。
而更多的增量,或许来自于技术力带来的创新性改变。
三、新红利周期,从流量到技术
一直以来,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带来商业生产力的跃迁。AI浪潮在今年席卷全球,被AI赋能也成为各行各业的全新机会。如果说复购是电商既有市场中的一大红利,那么AI+电商的全新组合,就是开启新一轮红利周期的另一大法宝。
事实上,要理解AI+电商,需要先厘清二者的结合方式。
现有的电商市场,一般被分为三大主体:电商平台、品牌商家、消费者。AI与他们均可结合。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AI的出现可以挑战固有的流量分发机制,例如当用户尝试使用AI咨询消费建议时,占用的是潜在里“逛”电商平台的时间,这种沉没成本的代价是,平台遭遇到了分流。原有的交易格局也被实质性的改变。此外,AI客服的出现也降低了平台客服的人工成本。
而对于品牌商家而言,AI可以降本增效。和平台一样,AI客服同样可以降低商家的人力成本,此为降本;AI还能通过大数据和用户画像迅速、准确地筛选不同特征的目标消费者,提高了广告投放的效率和精准度,此为增效。
至于消费者,AI助手对于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提升购物体验自然有着更加明确的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交易全过程更是可以起到革命性的影响。
对于AI的出现,无论是有意间还是无意间,三方都需要经历一个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的关键词都是“精准”、“高效”,这种氛围的熏陶下,理所当然的结果就是电商交易的体验感加强、交易频次增多。这也就是电商在新市场里待所有人挖掘的新红利。
连续参加了七年双11的小元,她就认为今年体验和往年最大差异之处,在于部分电商平台推出了AI工具参与其中。
“跟AI工具近距离接触,才亲身感受到现在的科技发展真快”,往年的她属于纠结型人格,用她的话说,“对于购物选择有一定‘选择恐惧症’”。但今年,她尝试了一下淘宝推出的淘宝问问,很容易就做出了决定。
“我把我想要的裤子的品牌、品类、版型、尺码、颜色输入进去,它很快就给了我一些选择,我最多再考虑一个价格就行了。”在淘宝问问的帮助下,她既找到了最优解,又节约了时间,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到,“体验感蛮不错的,我今年‘剁的手’比以前都多”。
能感受到AI对电商行业影响力的,还有经营着鞋品店铺的张远。
“你看这个照片拍的好不好?”他指着自己网页上的模特说,“其实这是AI帮我生成的”。以往,基于不同的内容生产创意,他需要配备不同的拍摄场景、找到合适的拍摄模特。外拍与后期修图的成本极高。AI不仅帮助他节约了这些成本,还解决了图文、短视频这些内容素材的问题。“我只需要上传鞋子图片,‘他’马上就给我匹配了模特合成试穿图”。
不仅如此,在淘宝的AI直播间的帮助下,张远还直接让自己的店实现了全天不停播,一直直播,“过往夜间我休息了订单就比较少,现在经常休息起来之后发现有新订单。可以说今年AI的出现,帮我省了不少精力,还帮我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至11月8日,淘宝天猫的数据显示,在双11准备及开卖期,平台上的商家调用AI次数已经超过15亿次。
海通证券甚至直接指出,AI技术、商家私域、内容化是今年天猫双11重要的三大增量红利板块。
新红利期的入口已经显现,即便如此,AI带来的红利期也是有时间窗口的,和互联网流量时代一样,随着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不断变化,风口也会溜走。
刚开始,行业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会得到丰厚利润,在某个阶段这个红利会被最大程度放大。但随着行业的市场饱和、技术进步、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等等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新的红利期也终有结束的一天。
四、写在最后
流量时代的落幕,已经是既定事实。虽然会不免让人感到迷茫,但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伴随着全新的机遇的出现。
流量红利的消失也并不代表着电商行业红利的消失,至少在既有红利中,还有私域复购有待攫取,而新时代中,对AI技术如何赋能的探索也是关键,前者代表对已有市场进行深度上的挖掘,后者则是对未来市场进行广度上的拓宽。
然而,红利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是迭代的产物。没有红利期是永恒的。我们应该强化的是善于捕捉变化的能力和对未来不停求索的决心。
这不仅仅体现在今年的双十一,也不止体现在淘宝天猫,事实上,将视线放到全年,整个电商行业都正在探索前路。在新机遇到来之时,如何把握住机遇,赢在起跑线上,无论是电商行业还是其他行业,无论是哪个个体还是族群,都应该有所思考。
复购+AI,马太效应之下,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