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间,年轻的北交所已经进入“百企时代”。
作者:黑马智库 牟小姝
编辑:九录
从2021年9月2日,国家重磅宣布设立北交所,到2021年11月15日9时30分正式鸣钟开市,再到2022年6月24日,北交所迎来第100家上市公司(截至7月12日,已有102家,编者注)。74天,100家企业,北交所显示出了国家以资本市场支持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充分诚意,也给遍布各个城市、扎根产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惊喜。
作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北交所本身也是一个风向标。“100”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我们可以透过对这100家上市企业的深入分析,更好地了解北交所——这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时代之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机会,以及它将给中国的创业、投资价值取向带来怎样的改变?
01
数字透视前100家北交所公司:
“共同富裕”的平台
截至6月28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00家,总市值2177.45亿元(人民币,下同)。
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8%,平均市值达到了21.77亿元。经营情况方面,北交所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4.66亿元,同比增长31.04%;归属净利润76.25亿元,同比增长22.81%。2021年度研发支出合计33.39亿元,研发强度平均6.87%,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4.78倍。
作为参照,截止6月30日,整个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4.16万亿元,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819家,平均市值约为195.39亿元。2021年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6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平均营收135亿,共实现净利润5.30万亿元,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约1.31万亿元,总体研发强度约为2.05%。
两相比较,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研发强度大约是A股公司平均值的3倍以上,营收增速约为1.57倍,平均利润约为A股整体的1/14,平均营收更是只有A股公司平均值的大约1/20,但平均市值却达到了A股整体的约1/9(因数字在动态变化中,统计口径也有不同,以上数字仅为约数)。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标准画像,与A股整体相比,它们规模更小,利润不多,研发投入较高,成长性相对没有太出色的表现,但估值水平却相对A股主板要高。
按照过去的资本市场投资逻辑,这些企业基本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但在北交所中,它们却展现出了相对更高的价值。
北交所更像是一个“共同富裕”的平台,倾向于扶持一些有技术的中小企业,给予其相对于其现有营收和利润更高的估值,而且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也并非像纳斯达克上市的典型“新经济”公司那样,靠融资生存,可以长期没有利润,快速扩张,营收非线性增长。这些公司普遍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可以自身造血,但增长曲线比较平稳,很难引起风险资本的兴趣,同时由于研发投入较高,在利润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是典型的产业内有技术的中小型实体经济公司。
02
典型北交所公司实控人画像:
中年理工男
从100家上市公司的信息介绍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数字:
(1)从地区来看,100家上市企业覆盖全国23个省市,江苏17家位列第一、北京和广东分别12家并列第二、山东10家位列第三,排名前三的省市合计41家,占比41%。
(2)100家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24个行业。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家,占比1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家,占比9%;汽车制造业8家,占比8%,医药制造业8家,占比8%。这些企业,加上紧随其后的仪器仪表制造业(7家)、专用设备制造业(7家)等行业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在公众中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在产业链中的作用比较关键,同时又因为规模和利润等原因,很难登陆A股主板,是北交所让它们有了亮相于公众面前,获得公众投资的机会。
(3)100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企业被认证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家公司在细分赛道被看作是“隐形冠军”。
(4)100家上市公司中,有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5)从成立时间来看,时间跨度很大,从1980年-2014年。1980-1999年成立的有15家;2000-2014年成立的有85家。北交所的主流,是一些创立10年-20年的公司,它们并不是快速崛起的“造富神话”或产业巨头,但却往往是地方经济的中流砥柱。
(6)从实控人年龄来看,100家上市公司中,80后2人,90后1人,其他多为70后、60后。而且这三位80、90后创始人也包括“创二代”,并非公司最初的创始人。这也表明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实控人多是一些有一定产业积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中年”企业家。而且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绝大多数具有专业技术背景,且多为男性。
(7)从客户结构来看,100家上市公司主要服务客户为所在行业领域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贝特瑞是锂电负极材料龙头,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目前公司已经和松下、LG、宁德时代等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To B”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占很大比重,另外像贝特瑞、苏轴股份、森萱医药等企业,本身就是中国宝安、创元科技和精华制药等上市集团的专项子公司。与集团公司众多的A股主板或互联网平台扎堆的海外中概股相比,这些公司更多地是扮演产业链上的一环,而非平台型或金融型公司。
(8)深入调查发现,从管理模式上看,100家上市公司大部分采用项目制为主的业务和管理模式,在项目主线上进行研发供销财方面的精益管理,提倡向“管理要效益”。从董事名单中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管理团队中,家族式的团队占较大比重。
与大型国企或者互联网公司不同,在流程管理上,北交所上市公司更强调动态和灵活,要能够充分集中优势资源,专业深度的服务客户。而动态灵活的流程需要精益的组织构架,所以这些企业往往分工明确,每个董事分管部分职能。
尤其很多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加强了对生产管理过程的控制、对员工的培训,也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03
分析: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北交所?
众所周知,上市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一跃”,意味着公司从此可以更广泛地调动资源,但与此同时,上市也是艰难的一跃,历史上无数公司倒在上市的路上。北交所虽然上市审核周期相对缩短,对公司财务指标、利润分配、公司治理结构等要求更具灵活性更强,但同样是有门槛的。
综观北交所100家上市企业,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虽然所处行业、产品各不相同,但却具备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也显示出北交所对于上市公司选择的倾向性:
第一,聚焦:专业程度高,拥有明确核心产品(技术),且具备专业性、先进性的公司更容易登陆北交所。
第二,创新:创新能力强,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体经济公司更容易获得认可。
第三,优势地位:以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的中小企业更容易登陆北交所。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企业如果想要顺畅登陆北交所,最好具有如下特征:
(1)深耕产业,选好方向,在细分领域领先
北交所企业多半并非在初创期,而是在成长期。成长期企业有三个鲜明的特征:方向基本确定、快速发展、标准逐渐建立。
从上文可以看到,北交所上市企业所在行业,绝大多数都在产业中深耕数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且所在产业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市场需求也在高速增长。
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往往是某一细分领域的龙头,当在产业链景气度呈上升趋势的时候,这部分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往往也会获得较好的成长。
(2)找准产业链的位置,“链上开花”起到关键作用
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多数是大型产业链里的配套型公司。它们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以及专业生产的成套产品,在产业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3)“小而美”,不需要公司规模很大,但要练好“独门绝技”
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往往规模并不大,但有稳定的营收和独特的产品或技术。
案例——泰祥股份(833874)
泰祥股份成立于2015年5月21日,创始人王世斌是武汉理工大学 MBA。1997 年之前自由职业。1997 年至今,任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期间兼任十堰中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监事。现任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公司所属行业为“C 制造业”类目下的“C36 汽车制造业”,其细分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主轴承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发动机主轴承盖。
公司是国内汽车发动机主轴承盖生产企业中为数不多具有同步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质量稳定,因此,公司的议价能力较强、客户粘度较高。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加对研发的投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
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供应商和A级供应商,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2021年营收1.6亿元,同比上升3.54%;实现净利润7040.37万元,同比上升0.02%。
在北交所,每一家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因此才能获得金融资源的“加持”。
(4)专注创新,就有登陆北交所的机会
北交所上市企业不仅包括以制造业为主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包括战略新兴产业中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的生活性服务业企业。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的快速增加,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踏上成长的“黄金之路”。
04
有志于北交所企业
需要注意的三个陷阱
1、盲目分散资源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进入的领域越多,焦点越分散,资源越被稀释,从而导致核心业务竞争力下降,很容易失去产业链中的地位。
北交所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指标也许就是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聚焦主业,深耕细分领域,盈利能力、成长性稳定,规模适中,应当是北交所企业追求的目标。
2、创始人远离主营业务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创始人也应该是冲锋在前的人。切忌创始人脱离主业,当“甩手掌柜”。创新是熬出来的,人才是抢来的,该创新的时候要创新,该投入的时候投入,在企业的发展主航道上,再小的事都是大事。
3、缺少稳固“根据地”
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体现在哪里?产品话语权、定价权,和制定标准的权利。这些都离不开在一个行业内的长期耕耘。
以北交所“市值一哥”贝特瑞为例,其创立已有20多年历史,凭借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贝特瑞稳坐全球锂离子负极材料市场前三,从2013年起,其出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领域,贝特瑞是行业内的绝对龙头,因而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稳坐龙头地位,就是最持久的竞争力。
05
怎样登陆北交所?
第一,需要先上新三板
1、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存续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6、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注:挂牌前总股本不低于500万股,无硬性财务指标要求。
第二,制定时间表
第一阶段,完成股份制改造(3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准备挂牌新三板(4-6个月);
第三阶段,新三板挂牌一年且进入创新层(1年)(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参考);
第四阶段,北交所上市(6个月左右);
以上是顺利的情况下企业到北交所上市花的时间,但是有时候企业也还会遇到像重大事项处理、中止/终止审核以及复审与复核的情况,这时候企业登陆北交所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第三,确定融资额和估值
随着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估值参数的评估难度也不一样。从现实的操作来讲,初创企业估值难度最高,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简单。
结语
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北交所,背后是促进科技创新、激活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是一场事关资本流向的趋势之变。
据工信部资料,目前,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有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848家,成为所在细分行业领域的标杆型企业,一大批创业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和成长。
不久的将来,我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它们是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是“配套专家”,更是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附:北交所前100所上市公司列表(截止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