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持续输出干货内容,就能够获得更多关注和流量,并进行变现吗?这种想法符合逻辑,但却不符合现实情况。 作者总结了三大陷阱,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私域这件事上,我犯过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天真的认为:
“只要持续输出干货内容,吸引到足够多的关注,就可以推销产品,获得收入。”
这种想法,看似符合逻辑,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过,就会发现其中全是“陷阱”。
陷阱一:写干货内容并不能带来流量!
大多数公司的用户,其实非常小众,比如中高层管理者、刚毕业的大学生、3-6岁儿童的家长等。
写给他们看的内容,必然同样小众,这意味着,你的内容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几十、几百的阅读量是常态,几千、过万都算爆款了。
这样的内容,自然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关注。
我曾帮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内容,对方要求整理专家的分享,编辑成一篇篇干货文章。
每周一篇,每篇3000字以上,我写了一年,年底还把这些文章,整理成电子书,足足有8万多字。
你猜,一年下来,他们的账号涨了多少关注?
答案是:748。
尽管这些都是优质用户,尽管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但毕竟人数还是太少了。
陷阱二:为了流量的干货内容带不来客户!
怎样才能带来更多的关注呢?很简单,写爆款文章。
不是那种“标题党”、哗众取宠的爆款,而是有扎扎实实内容的爆款。
不过,这些内容的话题得面向更大的群体,而不只是写给你的客户。
这时关注的用户,100人里可能有10个人,是你的产品的目标用户。
这个比例完全可以接受。
问题是,他们最终有可能买你的产品么?
几乎没有。
他们关注你,是因为那个“话题”,对你的公司、你的产品,则完全没有兴趣。
当哪天你开始介绍产品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取关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营销号,虽然有几十、上百万的关注,但没什么商业价值的原因所在。
流量的价值,除了要多,还得精准。
除了以上2点,更重要的是,写干货内容,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你知道,一个专业到足够输出干货的文案,需要多少月薪么?
为了输出干货,他得花多少时间去创作么?
为了写一篇干货,得调动公司多少人和资源么?……
对中小公司来说,你可能根本熬不过这个创作期。
所以,没有流量,没有客户,还费劲,你干嘛还要写干货呢?
也许,写干货内容,同事会觉得你有能力,老板会认为你有见地,同行也会认可你的专业。
但站在业务的角度,再干货的内容,再有价值的分享,没有带来客户,没有把产品卖出去,也没有意义。
我的建议是,不要再写干货内容了,你不需要别人认可你的文笔好、很专业,你的内容应该只为那些可能愿意为你付费的人而写。
写那些用户看完很有收获,然后下单付钱,或者留下意向信息的内容。也就是转化型内容,或者说,能带来订单的内容。
不过请注意,我说的不是直接发广告。在私域里,发硬广是最傻的行为。
我在文章《写篇带货的文章为什么这么难?》里写到,要想写出一篇好的转化型内容,你得:
懂客户,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才能找出客户希望看到的话题;懂产品,知道产品的核心特点,才能把“为什么需要你的产品”,写到他的心里去;懂表达,知道如何打造概念,才能让你的产品变得与众不同。总之,停止写干货内容,而是多写转化型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远超你的想象。
第一,不管有多少人在关注,你都可以开始写转化型内容。他们有需求,看完自然会下单,你的业务因此立马就可以起步。
特别是对于高价产品来说,内容是最好的销售方式。(>>>点击阅读:越贵的产品,越依赖内容去成交)
第二,转化型内容,更贴近客户的关注点,是他们寝室难安、日思夜想都想解决的问题的答案,因此也就更能让他们看到。
哪怕这样的文章阅读量很低,哪怕你的知名度不高,对他们来说也毫无关系。
第三,更妙的点在于,一篇好的转化型文章,因为有对客户问题的精准描述,因为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你的产品,对这些客户来说,就像在看“干货”内容。
换句话说,转化型内容,在帮你成交客户的同时,也会帮你获取新的客户,而且是精准的客户。
所以,我的建议是,停止写干货内容,多写转化型内容。
这样的建议,不难理解,但难落地。
因为你的公司,没有会写出合格的转化型内容的人。
一个「懂客户、懂产品、懂表达、懂业务、懂销售、懂心理、文笔好」的复合型人才。
这些能力,就算你是老板,掂量掂量,你行不行?
现实是,人才太多,全才太少。
写转化型内容,恰好需要一个全才。
而这个全才,你招不到,但你找得到。
找我们就好了。
给我们一个月时间,帮你把核心产品的转化型内容都给做出来。
我见过很多公司,文案来来去去,每次刚对产品有点感觉,他就写腻了,跳槽去新的公司。
让产品经理和运营兼职做内容,写的点是到位了,但往往很生硬,用户根本看不下去。
销售更是只会聊天,完全不懂怎么在微信里表达。
这就导致,私域的内容永远是业务的附属品,是成本项。
以至于,私域,这个原本抱有极大期待的“自有渠道”,最终只剩下单纯的幻想。
希望你不是如此。
最后我想说的是,以前,你可能是在抖音、小红书,或者别人的渠道里“打猎”,到处去获取新的客户;而写转化型内容,更像在“种树”。
你把自己对业务的洞察、对客户需求的把握,种在私域这块“土地”里。
等到有一天,它们变成参天大树,远方的客户看到,哪怕相隔万里,他们也会向你聚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