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丽
这一次是黑石。
投资界获悉,全球PE之王——黑石在上海的办公室进一步扩充,今年8月在中基协完成注册登记的“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已落地上海兴业中心一座39层,团队浮出水面。
今年10月,上海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见到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一行,对黑石在静安新设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完成QDLP备案表示祝贺。期间,苏世民介绍了黑石在沪投资发展情况。
黑石历来是PE圈风向标之一。站在2023年的岁末回望上海,我们在起伏中看到了这样一支队伍——外资机构依然络绎不绝地出现在这里。
01
黑石上海办公室更大了新团队开启新业务
黑石与上海的渊源得追溯到2007年前后,这家远道而来的PE巨头相继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办公室,由此开启入华闯荡。而黑石上海办公室,便坐落在兴业太古汇。
以上海为起点,黑石操刀了在中国内地的最早一笔地产收购案——2008年斥资10亿元收购了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在持有该物业的三年时间内,黑石将出租率提高至90%,3年后将所持有的95%股权以近15亿元人民币出售给了新世界,完成退出。
2010年,黑石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名为黑石(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中国开始施行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后在中基协完成登记。此后,黑石在大中华区建立了稳固的业务,专注于物流以及其他商业资产,如住宅和办公室等。
直到今年,黑石进一步加深在上海的布局。6月,黑石向中基协提出申请将黑石(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登记为基金管理人。
中基协官网显示,该主体成立于今年3月,由The Blackstone Group (HK) Limited黑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注册资本200万美元,实缴资本160万美元,在提交申请后的两个多月正式完成备案登记。
公示信息显示,黑石(上海)的企业性质为外商独资企业,业务类型是“QDLP等试点机构”,管理规模区间在0—5亿元之间,当前公司人员精简,全职员工7人。
其中,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任莹早年间曾供职于美世咨询公司、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巴克莱资本亚洲、摩根士丹利亚洲等。2014年开始,任莹开始加入黑石香港,历任黑石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负责人。
今年10月,黑石官宣了在亚洲的一则重要人事任命——在黑石PE板块任职10年,高级董事总经理Haide Hong晋升为中国收购业务主管,将领导黑石上海的投资工作。
伴随黑石顺利拿下QDLP额度,黑石上海办公室也完成了空间扩充,其中新增了上海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一座3905室。此前,这里是另一家PE安宏资本的办公室。
02
今年,他们排队赶来
黑石通过QDLP落地上海并非个例。
所谓QDLP,全称Qualified Domestic Limited Partner,即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指获得QDLP试点资格并获批外汇额度的基金管理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QDLP基金并面向中国境内的合格投资者募集人民币,将募集资金换汇后对境外标的进行投资的制度——也就是境内募集,境外投资。
相对于传统的对外投资方式,QDLP试点在主体和投资范围层面进行了进一步全面的放开,投资运作主体以私募型机构为主,投资方式更为灵活,投资范畴从最初的境外二级市场,扩展到境外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企业并购基金、REITs、境外二级市场FOF、大宗商品市场等。
这是一个双向通道。对境内投资者来说,QDLP扩充了境外投资渠道,可以投资更多海外成熟的基金产品。而对于想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QDLP试点也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有利于其熟悉市场进而布局立足中国市场的业务。
于是我们看到,海外QDLP私募基金纷纷走进上海。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登记信息显示,自2021年以来,荷全私募基金管理(上海)、百达世瑞(上海)、壹桃私募基金管理(上海)、富敦诺康(上海)、柏基海外投资(上海)等登记为其他类私募,开展QDLP业务。其中,今年3月刚刚完成备案登记的壹桃私募(上海),是2023年以来首家在协会登记的QDLP试点机构。该基金由黑桃资本(中国)全资设立,掌门人正是澳门赌王之子何猷龙。
与QDLP相对应的是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中国境内非上市股权的其中一种形式。获批QFLP资格后,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投资机构作为一般合伙人,可发起设立人民币私募投资基金,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简单的理解就是,境外资金,投国内。
今年2月,美国老牌PE巨头汉领资本在获批上海QFLP试点资质后,正式启动了上海办公室的运营,是上海首家通过QFLP设立的S基金。这是汉领资本在大中华区的又一重要办公室,汉领资本董事总经理及亚太投资联席主席夏明晨将领导上海办公室的业务发展。
彼时夏明晨透露,除了利用QFLP试点资质进行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外,后续还将进行基金管理人的登记,完成后可向境内投资人募资设立人民币基金。
KKR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今年10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会见KKR集团全球合伙人、亚太区执行主席路明一行。会面中,路明表示KKR集团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并介绍了KKR未来在上海的发展计划。周小全则表示,热烈欢迎KKR在沪设立人民币平台,参与国内市场投资和申请上海QFLP试点业务。
此外,还有一支队伍涌进上海,如: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旗下的独立全资子公司淡明资本,将除新加坡总部之外的唯一办事处设在了上海静安嘉里中心,投资于大中华区高质量投资机会;
去年刚成立的阿联酋G42 Expansion Fund,今年也已马不停蹄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由原京东战略投资部主管胡宁峰负责;
还有渣打银行打造的渣打创投(SC Ventures)、全球最大消费品PE基金L Catterton等等外资机构都在上海落有办公点。
03
上海,打造全球资管中心
浩浩荡荡,无不透露着上海的决心——建设全球资管中心。
一直以来,上海都高度重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2021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加速推进QFLP/QDLP试点,便是重要举措之一。今年6月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中,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平在谈及推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时提到:下一步,在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将会同市场各方力量,发挥好已有的优势和特色,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
其中之一就是——完善多元化资管机构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在上海独资、合资设立证券、基金、养老金管理等机构,合资设立理财公司。持续深化QFLP和QDLP试点。
成效初显。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透露了一组数据——当前上海资管总规模占全国近1/3,其中保险资管、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占到全国近1/2,私募基金规模超5.2万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中基协备案的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中80%落户上海,还有89家和62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参与上海QFLP和QDLP试点,可谓集聚魔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外资投资则是衡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开放程度的“晴雨表”。
谈及选择长期扎根上海的缘由,多家外资私募机构曾表示,近年来,上海金融市场总量大幅跃升、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是吸引外资私募机构纷至沓来的“强磁场”;持续创优的营商环境,是助力外资私募机构在沪深度布局的“强动力”;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储备和丰富的服务商资源集聚,是推动外资私募机构走向本土化的“强支撑”。
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于上海而言,这显然又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