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界(ID:pedaily2012) 作者:张继文
半导体淘汰赛,来了。
“我们之前认为,IC行业要在2023年后才会迎来倒闭,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一位VC投资人在社交媒体上感叹,起因是一家IC芯片公司传出了破产消息。
这是一家B轮融资两个亿的芯片创业公司。“在拖欠了五月、六月两个月的工资后,公司已经倒闭了。每一个被离职的员工,拿着一份不知道何时兑付,没有具体金额的解除合同协议。”官网显示,这是一家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在加利福尼亚、深圳、北京、南京和香港设有分公司和办公室,产品包括物联网系统级芯片NB-IoT和Cat-M SoCs。
根据员工的描述,投资界曾多次拨打过该公司总部官方电话,均为“暂时无法接通”状态。
这并非个例。当半导体投资大面积降温,非头部的创业项目开始面临融资困难,裁员甚至倒闭的一幕开始出现。所谓“无泡沫,不繁荣”,过去的热潮让中国半导体崛起了一批明星公司,但随着泡沫消散,一大批陪跑的项目开始走到了悬崖边缘。半导体淘汰赛,来了。
海归博士回国造芯,创业4年,公司被爆倒在C轮前
被员工爆料已经倒下的,是一家IC芯片公司——诺领科技。从官网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颇为豪华的创业团队。
诺领科技创始人之一孔晓骅拥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学位和清华大学学士学位,曾在思科和高通任职,拥有15余年的混模电路设计和带队经验。高通期间,他正好赶上了手机芯片飞速发展的时期,所带的项目组从0做到了全球百人的规模。
2018年左右,国内开始掀起一波半导体创业热潮,已经在高通做到资深工程总监的孔晓骅选择离职创业。同年9月,孔晓骅找来了朋友王承周创办了诺领科技——一家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主打产品为物联网系统级芯片NB-IoT和Cat-M SoCs。王承周是联合创始人和现任CEO,他先后拿到北京大学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曾担任Quantenna 初创技术骨干,同样有着不错的履历和丰富的产业经验。
此外,诺领科技组建的核心团队大多是行业尖端人物,其中70%以上的团队成员有硕士以上学位,且技术团队成员是有10年以上的IC量产设计及相关经验的专业人才。在诺领科技创立初期,南京当地曾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牵头联系,帮忙跑工商注册、办证、银行开户等多个流程,还给予了诺领科技房租和研发补贴等优惠政策。
这支海归团队确实曾创造过不错的成绩。2018年底,诺领科技团队交出了首个流片的NK6010 NB-IOT系统级芯片(SoC),并在2019年5月成功实现联网测试。一般情况,做一个通讯芯片需要24-36个月,而诺领科技却用了不到15个月便设计了世界最先进之一的NB-loT芯片,打破国内通信芯片的开发纪录。
随后几年,诺领科技获得VC/PE青睐,陆续完成了3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是2020年,诺领科技获得2亿元B轮投资,投资方既有国内知名VC/PE机构,也不乏当地产业资本。
当时,诺领科技的拳头产品“NB+GNSS”芯片已经实现了通信系统功能和应用的高度集成,同时在功耗和成本上都有一定优势并已经实现量产。应用上,该系列芯片重点瞄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细分行业,并将市占率目标定在30-40%以上。
2021年,诺领科技的对外消息越来越少,仅在公司官网披露了公司将携带NK6010免TCXO版芯片亮相2021 MWC的消息。此外,诺领科技完成B轮融资后便没有了后续融资动作,官方微信消息也停留在今年1月29日。参与过诺领科技融资工作的李一阳告诉投资界:“已经好久没听过他们消息了。”
直到今年7月,相关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了诺领科技最新动态——拖欠了五月、六月两个月的工资。每一个被离职的员工,拿着一份不知道何时兑付,没有具体金额的解除合同协议。
为了求证真实情况,投资界曾多次拨打过诺领科技总部官方电话,目前均为“暂时无法接通”状态。而多家投资方反馈,已经在跟内部详细了解,但截止发稿前尚未有最新回复。
半导体洗牌潮,投资人最先抛弃消费类芯片
“这绝对不会是唯一一家,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芯片公司因为融资不善而关门。”上海一位长期关注半导体的投资人坦言,随着一级市场收缩,国内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一方面头部公司正在跑出来,另一方面腰部以下的项目渐渐消失。
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半导体行业共有184家公司获得融资,早期项目(天使轮、A轮、B轮)125家,占比约68%,C轮24家,D轮6家,这意味着半导体相关公司能走到C轮的公司正在减少。当VC/PE口袋余粮不多的时候,曾经一片火热的半导体赛道也开始降温了。
“最先遭殃的将是一批主攻消费电子芯片的初创公司。”北京一位半导体投资人朋友如是说。对方坦言,团队早已经不看消费类芯片了。从去年开始,他们系统布局MCU赛道时,曾经看了不少专攻消费场景的MCU芯片项目,虽然估值较为合理,但发现这类公司技术壁垒并不高,主要是靠市场推广能力和商务能力占据市场。“最后我们宁可暂时放弃MCU赛道,也不投那些做消费级MCU的公司。”
今年以来,已经不止一位投资人透露,不再投消费电子类芯片公司。“无论哪一种消费类芯片,都很容易陷入用价格来换市场的状态,最终进入两难的境地。综合看来,这类芯片公司价值已经不大。”
事实证明,消费电子芯片市场正在进入下行周期。最近几个月,用于电视、电脑等显示器上的驱动芯片打响砍单第一枪,市场陆续传出晶圆代工厂遭消费电子客户砍单的消息。随后,行业风向标台积电也传出遭苹果、AMD、英伟达三大客户砍单的消息。砍单潮之下,上游芯片供应商降价促销,驱动IC、主流存储芯片DRAM和NAND Flash等多种热门芯片价格下降,甚至此前主要的紧缺品类MCU芯片,价格也出现“腰斩”。
而芯片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更是给VC/PE浇了一盆冷水。数据显示,从2021年11月开始,国内A股半导体板块持续下挫;同时芯片新股破发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今年 1 到 4 月上市的 14 支半导体新股中有 7 支首日破发,未盈利的企业 100% 会破发。
以“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为例。这家公司是由深耕通信芯片行业多年的戴保家一手创办,是国内极少数掌握全制式蜂窝基带芯片设计及供货能力的企业之一。但翱捷科技尚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至2021年前9个月,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84亿元、1.15亿元、3.98亿元、10.81亿元、14.33亿元,逐年快速增长。但对应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8亿元、-5.37亿元、-5.84亿元、-23.27亿元、-4.84亿元,持续亏损。
这样的表现难以撑起漂亮的股价。1月14日,翱捷科技登陆科创板,首发价格为164.54元/股,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7月25日,收报67.28元/股,较发行价已跌去超60%。
此后,射频芯片龙头企业唯捷创芯当日收盘跌幅更是超过36%,成为今年以来新股首日跌幅最大的上市公司,同时也是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日跌幅最大的公司;即使在二级市场定价规则调整之后,中科蓝讯仍旧没逃过首日即破发,收盘跌幅达29.85%。截至目前,中科蓝讯股价为59.89元/股,已经远远低于中科蓝讯上市前最新一轮融资的价格,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严重。
以往IPO敲钟现场欢呼的场景不复存在。“以前担心芯片公司没地方上市,现在二级市场下跌得厉害,很多公司的股票都没以前值钱了。”华南一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坦言。看着一个个破发的芯片新股,一级市场投资人不免惆怅起来。
融资告急,估值开始松动,“适当接受并购”
一半海洋,一半火焰,正是半导体行业的生动写照——当消费芯片、中低端芯片陷入融资困顿之时,车规级芯片、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却依旧火爆。
不久前,7纳米车规级高端处理器提供商芯擎科技顺利完成近十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东软、博世旗下博原资本、中芯聚源、嘉御资本、国盛资本、弘卓资本、沄柏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工银国际等跟投。这是芯擎科技在今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3月,芯擎科技获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数亿元战略投资。
眼下汽车缺芯仍未缓解,车规级芯片依然被各路投资人争抢,车企的投资热情更为高涨。“我们的芯片刚刚完成点亮,便有车企战投部来联系合作和投资事宜。”深圳一家车规级MCU芯片公司创始人告诉投资界。
与此同时,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头部项目同样十分抢手。多位VC投资人反映,近期很多半导体设备类的项目太难抢了,有的头部项目甚至要反向尽调投资机构。“我们合伙人要上台给创始人团队讲PPT,展现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深度。”一位来自上海的芯片投资人赵明说,一些从消费转向芯片赛道的投资机构,根本没机会拿到竞标资格,竞争十分残酷。
但赵明进一步提醒,7月以来这种现象越来越少,现在只会出现在某些技术极具稀缺性的头部项目中。当VC/PE出手放缓,半导体领域高涨的投资热情逐渐降温,开始逐步回归理性。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些烧钱模式、没有正现金流的芯片创业公司开始面临巨大挑战——
最近一段时间,华南一家明星GPU独角兽传出融资进展不顺的消息,此前估值飞涨、明星投资机构扎堆儿;还有一家仍然烧钱独角兽芯片公司,虽然刚刚完成融资,却被FA爆料一直拖欠着中介服务费;更有一些半导体公司创始人放下姿态,愿意接受估值平轮。
显然,VC/PE的募资难开始传导到创业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此前公开谈到,连半导体、新能源这样的热门赛道,优秀公司的估值也比此前预期下降30%左右。腰部项目要想融到钱,今年的估值最高也就是去年同类项目的一半,“腰部以下项目基本上融不到资”。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万亿级赛道,但对芯片的态度比去年更谨慎。过去几年芯片“过热了”,某些热门赛道暴露出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正如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CEO施安平所言,“有些企业明明只是A轮的状态却喊到了C轮的估值,现在B轮的融资也受阻了。这种公司提前把生命透支,后边没人敢接了。这对于一个爬坡阶段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北京长期关注芯片的投资人钱鹏亲历了这一波半导体热潮,他感叹芯片是一个容不得半点投机的行业,创业者不要想着走捷径。当然,做实基本功的同时,创业者更要调整好心态。“一旦公司经营状况不如预期,可以考虑接受并购,而不是苦等倒闭。”
一位本土创投机构老大提醒,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机会应该来自并购重组,而不是扶持一批批独立IPO的小苗子。这也是众多投资人对芯片公司创始人的建议,“拿得起,放得下,适当接受并购。”
拒绝幻想,认清现实。用他的话来说,半导体创业最糟糕的时候还没到来。
*文中出现的李一阳、赵明、钱鹏皆为被访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