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不是谁都能看懂
作者丨周峰
编辑丨海腰
图源丨图虫创意
今年夏天的关键字可能只有一个:热。
因为热,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房顶的沥青融化,瓦片掉落;因为热,杭州的梧桐树在阳光下冒出白烟,消防队员需要爬到树顶灌水才能“灭火”;因为热,国内多地热射病频发,甚至出现死亡病例,空调反而成了专家呼吁中老年采用的“养生神器”。
美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家今年同样热浪滚滚。
而“好日子”还在后面:世界气象组织警告,伴随全球升温,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得更频繁、更强烈。
在“新常态”下,“看天吃饭”似乎能成为一门好生意?
2017年拿融资,
2019年开始盈利
气象大数据公司坤舆天气最近一次对外披露的A轮融资在2019年,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完成融资的当年,这支仅有40人规模的团队即开始盈利,如今已持续盈利三年。
“公司现在的年收入在千万元级别。”公司联合创始人邢洋向创业邦介绍,坤舆天气的主要客户来自能源和农业,以及金融行业中的再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高精度气象预警、环境监测等服务。
和其他大数据企业相比,创办于2012年的坤舆天气算不上是一家“快公司”。邢洋介绍,很长一段时间内,团队的实际工作是科研,研发卫星遥感技术和气象算法。等到公司真正尝试将技术商业化落地,已经是2017年底,获得天使轮融资时了。
“契机是国家开放气象数据。”邢洋回忆。
2015年9月,中国气象局开始对社会开放基本气象数据,并上线数据网站对外服务。在此之前,气象信息服务一直由气象部门独家提供,即便是媒体,也需要在获得官方许可后才能转播、转载官方发布的气象预报。
在这一制度下,气象预报成为免费提供的公益服务。但作为直接影响经济的客观因素,气象变化与各行各业密切关联。从商业需求出发,无论数据精度,还是服务多样性,公益性质的气象服务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开放数据,也就意味着向市场敞开了大门。坤舆天气团队钻研气象技术多年,看到了创业机会。
实际上,通过国家开放数据,市场化的气象服务在欧美早已经形成了高度成熟的行业。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美国私营气象预报行业产值就已经达到了70亿美元,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
因为看好未来的市场空间,真成投资2018年参与了另一家气象服务公司象辑科技的1.16亿元B轮融资。
象辑科技在商业化试水方面,早于坤舆天气三年。如今这家公司在国内商业气象服务行业处于第一梯队。根据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的数据,象辑科技于2021年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10亿元人民币。
谁都能看到,
但不是谁都能看懂
数据是公开的,如何在特定的产业中读懂天气,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坤舆天气的客户——国内某电网企业曾建立了一套气象数据系统,用于电网的保养维护工作。
理论上,气象数据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电塔所在区域是否出现过气象灾害,更加精确地定位到可能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
但在现实中,这套系统却无法发挥作用,因为没人知道应该选用哪些数据作为指标。电网养护只能继续依靠定期的人力巡检。
“那些数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懂。”邢洋回忆,达成合作之后,团队给系统来了次改造,提取出对电网有影响的量化数据和阈值。
而在养护方那里,看到的也不再是温度、湿度这样的数值,而是具体到设备编号上的预警。“客户其实不需要判断明天、后天的天气是什么情况,只是需要知道哪些设备可能会受到天气影响,应当重点照料。”邢洋介绍。
坤舆天气和其他客户合作的模式大体类似,以深入业务流程,提供定制化的数据解读与分析服务模式展开。
虽然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但项目制对公司的成长而言,却是不小的阻碍。
作为对比,美国该领域的龙头企业TWC和AccuWeather都将自身的气象数据打造成了平台,以数据接口的方式提供服务。
邢洋坦言,公司早期曾经以云服务软件的方式开展业务。但现实很骨感:“软件实在太难卖。”
“中国气象服务刚起步,市场还处在教育阶段。”在真成投资副总裁吴超看来,项目制,重运营的经营模式,是当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在吴超看来,慢一点不是坏事:“市场规模在稳定增加,而且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重运营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当气象服务市场的供需比突破临界点之后,平台型的公司会更容易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气象数据也能被卡脖子
伴随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引入,如今的天气预报更像是一个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的交叉领域:在超级计算机中利用气象数据还原出一个虚拟的地球,再通过大气物理算法在虚拟地球上模拟出未来的天气状况——真实世界的数据反馈,还会逐步提高预测的精准度。
对气象数据的掌握,因而成为了气象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获取密度和更新频率越高,也就意味着更准确、更及时的服务能力。
TWC是真成投资调研商业气象服务行业时的标的,凭借7x24小时不间断的天气预报服务,在美国的广播电视频道中,名列收视率与广告收入的前五名。
不过,TWC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全球最大的气象数据公司。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4万个气象站,甚至拥有自己的气象卫星和雷达网络。其持有的气象数据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官方。
2015年,IBM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TWC除广播电视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开价依据正是TWC的数据能力。
吴超介绍,气象服务对数据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时效性和维度多样性上。在早期,国内商业气象服务公司采用的气象数据大多从欧美机构购买。但缺点很明显:“数据的维度由别人定义,也没那么及时。”
“中国气象应用起步就比欧美晚了很多。”吴超介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就已经开始形成了气象预报体系。而中国在气象预测方面的落地和应用,则要等到上世纪80年代。
起步晚,意味着基础设施需要积累。“气象卫星、气象站点体系的建设,底层算法和模型的研发能力,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完善。”吴超说。
邢洋介绍,气象预测过程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变量都能引起蝴蝶效应,导致预测失准。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数据和理解数据,将其加工成真正可用的数据维度。
从坤舆天气的实践上看,在算法方面的努力,确实可以弥补数据来源上的不足。邢洋介绍,团队一直在同国家气象局就卫星定标项目合作,这让他们在数据解读和算法能力上打下了扎实基础。
“依靠全球公开的基础数据,坤舆天气解决了数据来源问题,形成了自主的监测体系,不会受到第三方数据机构的制约。”在邢洋看来,具备数据生产能力是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但回过头看,建立起能力的过程,仍然痛苦且漫长。
不过情况正在好转。吴超看到,近年来,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民用气象卫星的发射数量正在增加。数据来源的短板也在慢慢补齐。
与此同时,国家在战略层面上也将气象工作列入到了未来发展的中心。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中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创业者和投资者或许都将从中获益。有接近象辑科技的人士对创业邦透露,该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内登陆科创板。届时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或许能够更直观地向我们说明,“看天吃饭”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