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桔子(ID:itjuzi521) 作者:李新新 编辑:Judy
当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出现时,宏伟的蓝图和广阔的市场吸引着大批资本加入,不过当大批钱投入而不见回响时,窥见危机的他们赶紧撤退,依靠资本生存的公司也由此倒闭。
过往的历史数据显示,获多轮融资后仍倒闭的公司不在少数。不少企业仅仅在资本停止输血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就猝然倒闭了。而他们的失败并非偶然,在很大程度上都透着必然性。
被资本捧起来的风口公司,也被资本「遥控」
2020 年至今,倒闭的公司数不胜数。但若要说其中的严重程度,曾经的「风口」公司毋庸置疑是倒闭的重灾区。
以社区电商为代表的公司,自出生起仿佛就自带光环,多家公司自成立到获投资中间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十荟团成立当月获真格基金,启明创投等的 1 亿元融资;食享会成立后 5 个月获天使轮融资;邻邻壹成立后 8 个月获红杉资本中国投资;蜜橙生活-同程生活也在成立后 10 个月后拿到第一轮融资。
随后,这些公司们成为各大巨头和资本争抢瓜分的砝码,拿到一轮又一轮的巨额融资。到 2021 年,蜜橙生活-同程生活历史获 9 轮融资,融资总额达 26 亿元;十荟团历史获 8 轮融资,融资总额达 86 亿元;邻邻壹获得 5 轮融资,食享会获得 4 轮融资……
但很快,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巨头来袭,风投资本开始撤退,行业出现倒闭潮。同程生活最后一笔融资发生在 2020 年 8 月,资本停止输血 1 年后,于 2021 年 7 月倒闭;十荟团在 2021 年 3 月获得融资后,在未有资本融资的 1 年时间里,于 2022 年 3 月倒闭;食享会,考拉买菜、松鼠拼拼也均倒下。
社区电商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被寄予厚望。作为对线下生鲜购物的补充,社区电商的出现让资本有了期待。
不过社区电商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赛道,需要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做支撑。于是需要钱的企业和看好该赛道的投资方,开始了合作。
然而不断入局的巨头和资本,未能让该行业带来良性运转。在资本和巨头一次又一次的投资布局中,社区电商成为被「遥控」的木偶,无奈进行补贴和价格战厮杀。最终随着国家的管控,变质的行业竞争被终止。但此时多家企业已在这场竞争中耗费了太多力气,资本抽身离开后,自身造血能力缺乏的它们,只能倒下。
社区电商的溃败,传递出一条信息:过度依赖于资本,便会失去操控者的身份,在不断的妥协和被操控中,走向终局。
被时间验证,行不通,「断供」即出局
投资的风险在于未知的不确定性,而「未知」这个词在被赋予的美好愿景中稀释着潜在的危险。当资本疯狂涌入之后,才发现事实并非那么美好。
车辆定损估价及智能维修平台「车通云」自成立以来共获 7 轮融资,融资总额达 9.69 亿元,经纬创投、青松基金、东方证券、大钲资本、神州优车集团等一大波资本给这家年轻的公司砸钱投资。甚至就连由任泉、李冰冰、黄晓明组建的投资机构 Star VC 在 2017 年给其投了 6000 万元的融资。高峰时,车通云在 2017 年两月内连获三轮融资,成为绝对的资本「宠儿」。
但由资本堆砌出来的高光很快破灭。2021 年初车通云被曝员工停工、现金流断裂,随后公司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官微官网停止运营,种种迹象表明车通云已经走在了倒闭的边缘。此时距离车通云获得的最新一轮融资不过 1 年多而已。
车通云前期之所以能获得资本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在于其定位的「基于 4 亿汽车零部件 SKU 的大数据及算法应用的智能汽配供应链服务平台」。车通云作为「中间商」连接汽车配件供应商和保险公司及 4S 店,通过订单需求信息,提供配件及配送服务,赚取其中差价。
大数据算法的互联网思维+智能科技汽配,再加上创始人郝勇汽车行业出身,曾担任宝马品牌总经理、法拉力. 玛莎拉蒂品牌总经理的过硬履历,使得资本对汽车后方的汽配市场充满了期待,因此愿意砸钱支持。
资本停止为其输血一年就倒闭,这背后实则是车通云为资本构建的宏伟蓝图行不通。
具体来看,车通云供应链管理系统旗下的仓库管理平台需要建立大量的分拣中心,运输管理平台则需要大量的货车。为此在 2018 年的时候车通云已经建立了 200 家分拣中心,拥有 400 多辆货车,这些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维护。
其次,为吸引用户,车通云会采取补贴的方式为其提供同质配件,而补贴自然会挤压应得的利润。不仅如此,车通云还要需要用极高的人力成本对配件进行质量检查,也要面临破损、退换货等责任问题等。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使得其盈利困难重重。有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营收 TOP100 的汽配企业中,只有 30 家盈利。而且行业平均净利率为 4.53%,也远低于 6.7% 的国际平均水平。嘉奕资本的李宸在接触过十几家汽配供应链平台后直言,看不出哪家商业模式能打破不盈利的怪圈。
2019 年拿到数千万美元的 C+轮融资后,车通云创始人郝勇就说,资金是车通云一直要面临的问题,并且马上要开展 D 轮融资。曾经簇拥的资本想必也看到了车通云盈利的困难性,时隔一年多后,郝勇所说的 D 轮融资也未到来,最终迎来了车通云的倒闭。
车通云并非是汽配供应链市场第一个倒下的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据悉,和汽、养车无忧等一批品牌在获资本多次融资后,也已倒下。
以为找到了「靠山」,但并购后仍难逃死亡
2021 年 10 月 8 日,女同性恋及 LES 社交 APP LESDO 宣布停服;2022 年 6 月 30 日,短视频编辑应用 VUE Vlog 发布停运公告,各自宣告了自己时代的终结。
两者虽身处不同的行业赛道,但共同之处在于——被收购后双双倒闭,且距离被收购的时间不过 1-2 年而已。
VUE Vlog 在 2020 年 9 月被腾讯以 5000 万美元收购,在此之前 VUE Vlog 已经获得 3 轮融资,真格基金和愉悦资本是其背后的主要投资方。能获得多轮融资,在于 VUE Vlog 赶上短视频发展的风口,且作为第一批视频剪辑工具软件,资本看中其市场和潜力。不过,随着短视频巨头抖音推出自己的剪辑工具「剪映」以及快手推出的「快影」情况下,被替代的 VUE Vlog 发展受限,于是接受腾讯的收购。
腾讯有着自己的打算,收购 VUE Vlog 是为了发展它的「秒剪」。据悉,VUE 被收购后,原团队被抽调全力做秒剪工作,而原 VUE App 只留少数几个人做最基本的运营工作。被腾讯做「棋子」,VUE 在被收购的那一刻,倒闭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而 LESDO 相对来说,则要比 VUE 要好一点,至少在被收购后有被「真诚对待」过。
作为一款专门为女同打造的 App,LESDO 在 2020 年 8 月被 LGB TQ 社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 等性少数群体)「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收购。虽然此前,LESDO 已经拿到过金沙江创投 4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IVP 领投的 760 万美元 Pre-A 轮融资以及新片场的战略投资,但偶尔的资金紧张和小团队业务发展的受限性,让 LESDO 选择拥抱更大的的同类公司,结束单打独斗的局面。
被收购后,LESDO 借助蓝城兄弟的力量,快速发展。其创始人泽野曾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我们可调配协同的资源更多了,可以更快实现想做的事情。」结果也向好的方向发展,对比 2020 年 8 月被收购时的月活跃用户数,LESDO 被收购的 3 个月后,11 月月活跃用户数增长了 1.2 倍,并且还丰富了多项功能。
然而,LESDO 持续发展的梦也因着蓝城兄弟破碎了。蓝城兄弟于 2020 年 7 月上市,但盈利能力堪忧,2020 年-2021 年净亏损分别为 2.22 亿元、3.10 亿元。更糟糕的是,其股价自上市不久,便跌至发行价之下,颓势明显。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 3.5 亿元。不断亏损+现金流吃紧+股票暴跌,在这种情况下,蓝城兄弟自身难保,无暇顾及 LESDO,也无力为其提供更好的资源,随后就出现了 LESDO 的停服。LESDO 停服后,蓝城兄弟在 2022 年 4 月 30 日发布公告私有化退市。
发展渐渐偏离轨道,因融资而活,因融资而死
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蛋糕品牌「贝思客」,在 2020 年 12 月被被曝经营异常,疑似倒闭跑路。原因很简单,贝思客多地消费者称其蛋糕无法配送、蛋糕券无法兑换等。而且,拖欠工资、杭州办公室人去楼空、法人代表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随后,风口浪尖中的贝思客发布一条推文,声称「无法说再见」,但在割完双十二的「韭菜」后,贝思客公众号暂停了更新。1 年后,贝思客母公司手乐电商在 2021 年 11 月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申请。
图片截选自贝思客公众号
贝思客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期。凭借线上订购、冷链配送到家的创新电商模式,在那个互联网基因备受欢迎的时代,贝思客自 2013 年开始,贝思客不断获资本融资,到 2018 年已获 8 轮融资,东方证券、光大资本等接连为其投资。
但遗憾的是,贝思客却在不断的融资中,迷失了自己,发展逐渐偏离轨道。
2017 年,贝思客邀请当红明星唐嫣做自己的代言人——除了吸引用户以外,贝思客还有自己的算盘。与贝思客合作的一名合作商称,代言是为了获融资。
经常性的买赠促销、不断进行的线上推广外加运输配送等压力,贝思客盈利困难,一直靠资本输血支撑。但要想获得新融资,显然需要新「理由」打动资本,于是贝思客找起了明显代言,回避了经营能力等本身问题。
「贝思客后期重心已不在运营本身,而是为了迎合市场或资本」,该合作商这样评价贝思客。
然而随着疫情的到来,暂停关店的贝思客发展更加恶化,遭受沉重一击,而资本也不再像之前一样为其投资。于是在资本逃离后,贝思客终究还是再见了。
最后
初创公司大都希望获得 VC、PE 的撑腰,可频频获得融资就一定是好事吗?被打上「资本」标签的创业者们,如果未能借助资本力量扩充自身护城河,弥补自身不足,一味过度地依赖资本,反而会酿成大祸。一旦资本离去,便会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
几个月前还在公众场合谈笑风生的创业者,几个月后可能就出现在新闻的头条版面,成为「破产」「失信」的一员。他们也曾是备受追捧的明星玩家,不过如今皆如云烟般消散了。
他们的离开是提示也是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