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大厂的员工不优秀,而是对于部分岗位的人来说,大厂的实力的确优于个人。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 十里村(ID:shilipxl),作者:村长住在十里村,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各位村民好,我是村长。
这篇文章分享出来,一定会有一些争议,但我还是把它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必须要强调一个前提,我说的仅以我个人身边真实接触到的为例,不是绝对、也不是全部。
只有在这个背景下,看这篇文章,你才会更加理性一点思考。
不要把平台当成你的能力
别把平台实力当成你的能力
别错把平台当成你的本事
类似这几句话,大家多少应该有听过,在某种程度和场景下,这句话的确是对的。
以我这几年接触到的一些员工角度来说,许多从大厂出来的人,都有以下几个问题。
当然,我这里说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对大企业用人说的 ,而是针对创业企业用人来说的。
所以创业企业,在用大厂人员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好这些问题。
01 四个问题1、理论大于实践一些从大厂出来的人,嘴上分析的头头是道,什么东西都能和你扯上几句。
但是让他去做事情的时候,就有点支支吾吾了,就会找各种理由说这个不充分、那个不具备。
也许他能把PPT花个三五天给你做的很好看,似乎立马升华了项目的档次和意义,但这种东西在具体实操的使用中并没用。
2、宏观大于微观不得不说,从大厂出来的一些员工宏观视角是可以的,不管是对行业还是产业亦或是整个社会上的一些政策等情况。
但核心的问题还是不聚焦、所有分析的问题或者看到的东西,对于具体产品的执行、改进没有实际的意义。
比如村长最近在做付费社群的变现工具,某个大厂的员工能和你把知识付费这个赛道行业分析一遍,但具体这个产品要改哪些,因何而改,何谓重要、改了如何等等,还是有一些差距。
3、流程大于实干首先得肯定,一些大厂出来的员工流程意识比较强的,或者叫项目的规范意识、标准做的很到位。
以前有个员工来了以后,就搞了个产品迭代流程。
但是站在创业团队实际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流程本质上意义不大。
比如在我的团队中,讲究的是小步快跑、每周迭代、每日协同。
我就更希望看到这周做什么,今天做什么,这周能不能百分百完成,以及下周做什么,有没有在本周准备好。
4、开会大于结果喜欢组织会议,也是一大特色。
其实在我的角度,创业公司,核心就是执行、执行!
喜欢开会,看起来是讨论,其实某种程度上浪费时间。
因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喜欢反复来讨论,多数的讨论50%的时间是无效的。
如果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产品的改造、市场的推广、客户的沟通上,反而对业务增长更有效果。
02 问题的源头不是说,大厂的员工不优秀,而是对于部分岗位的人来说,大厂的实力的确优于个人。
1、大厂的品牌、资源大于个人对于销售、运营、产品这个三个岗位来说,大厂的品牌、资源是大于个人的。
比如同样卖一个协同办公的软件,钉钉的销售和一个小产品的销售,对于客户来说,信任感也好、机会也好都不同。
再比如我面试的时候,经常有大厂员工说自己做了几千万、几个亿的流水、几千万的日活。
但这些数据都是有前提的,比如你在微信、淘宝上首页上放个小入口,或者二级页面放个投票、打卡的入口,自然流量都有几百万。
可在一个创业公司的平台上,你做了一模一样的活动,甚至更好的活动,可能上线之后就无人问津。
2、大厂的陈条旧式产生了思维定式一个人一旦在一个大厂待久了,就很容易受到这样的氛围、方式的影响。
但最怕的就是,认为这就是全部或者这种方式在所有的公司里都能行得通。
从大厂出来的员工,想要更好的适应社会上各种公司的节奏,场景,就得打破一些陈条旧式。
比如有些事情去做了,比分析来分析去很重要。
再如创业小团队里本来就三五个人,公司总共也就是一二十个人,优化一个功能、开发一个新功能,直接去做就行,而不是要走各种乱七八糟无效的流程。
创业公司里面,每一个人都是销售,都是产品、都是测试,也都是客服。
03 创业公司在用大厂员工的时候许多创业公司,喜欢招募大厂员工,如果从设计、技术的角度来说,在人力成本可接受的范围,这是不错的。
很大一部分的大厂技术、设计人员在这方面的能力都很高,能帮助创业公司提升很大一个层级。
但还是要注意两个陷阱:
1、招募高级人才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招募大厂的高级人员需要注意,要看自己到底是做什么业务的。
你要招募的是实干家,是自带资源的,是有丰富问题经验的,不是招募管理者。
我见过许多创业团队,花了三五万招募了一些高级经理或总监到团队,但是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很弱。
最终的落地执行还是普通员工去做,但普通员工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公司在某种程度上不需要那么多的管理者,老板+一个主管就足够了。
但事实上,许多创业公司就十几个人,总监就有三四个了。
2、招募有资源的人对创业公司来说,核心是快速从0-1的阶段。
所以要招募的人,要招募有资源的人,来了就能带来客户、方案等等。
否则你花钱两万招的人和花1万招的人,本质上没啥区别,因为对于项目本身没有任何帮助。
一定要谨慎那些在面试中,把各种数据说得很漂亮的人,因为这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都要打5折,甚至更多。
因为这些不是他本人真正的核心能力,就好比在淘宝某类目做商家运营的,他要做个活动,和商家至少在沟通上很顺畅,可能发布就有几十上百个商家报名。
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创业公司,可能你需要你自己挨个去找商家。
04 大厂员工离开大厂之后这里并不是说大厂员工不好,而是水土不服。
在大厂有大厂的工作方式,有各种资源、有技术大牛、有明确的分工等等。
但在创业小公司,凡是都需要亲历亲为。
所以对于从大厂离开的员工来说,有四个建议:
1、还是选择大厂比如你从小米离开,那去网易、抖音、搜狐、阿里、腾讯、百度等等,这样都比较合适。
很多工作的氛围、流程、待遇、工作的方法都能符合,同样你还可以继续利用大厂的品牌、资源。
2、去成熟性的企业如果对大厂不感兴趣了,但还想获得同样的机会或资源,那可以去潜在的独角兽企业,比如已经融资到D轮、E轮了,或者公司规模已经超过二三百号人了。
这样你去了,也能当个高级经理、总监甚至更高的职位,你之前的一些方法论等等,也许还能用得上。
3、选择去创业公司如果你真的厌倦了大厂,或者对某个公司的创业项目极其感兴趣,或许受到朋友号召。
那么首先自己要降低预期,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主动获取足够多的资源。
因为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除了能给你发工资,许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打出来的。
4、选择自己去创业还是刚才那句话,不是说大厂出来的员工不优秀。
因为目前市面上多数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以前都是从大厂出来的,这些人的确很优秀。
所以,如果你想选择自己创业,也要思考清楚。
a、你自己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
不管是自己之前上班、公司股票赚到了几百万几千万,还是你拿到了几千万融资,因为多数创业都是失败的。
b、你自己是否足够有资源
比如技术、人脉、市场、客户,之前在大厂是否有储备,或者哪怕你是大厂出来的,也注定失败。
c、你想走的创业路线是什么
或者你可以走什么创业路线。比如有些大厂出来的牛人,事业部总经理等等。
除了自己有钱,出来就能有其他大牛跟着,就有机构主动送钱。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当然还可以招募大厂员工。
但你不是的话,只是心中有梦想,略微有点资源或者懂某个行业,那还是建议你招普通公司的员工,从小办公室开始。
所以在这里我还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些大厂的普通员工,你不可能永远在大厂,但一直有年轻人会进入大厂。
对于你来说,要更加清醒的看待自己的能力,要思考自己的退路。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大厂了,你拥有什么?
是见识?是思考能力?是客户资源?是技术?还是资金等等?
哪些是你自己真正可以随时用的,且能带来实际收益的。
同样的也告诫所有不在大厂的普通员工,也要反思自己,你到底具备了什么?
你有什么优势、资源是不可替代的?
你又有什么,能让你持续变现、赚到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