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罗宾逊(1939-1988)打破了媒体行业的种族障碍,他成为华盛顿特区的第一位黑人电视主持人,并在1978年加入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今夜世界新闻》节目共同主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为种族平等和更多积极的非裔美国人形象而奋斗,使他成为许多人的榜样。
1981年,著名媒体分析师Gerald Goldhaber在《电视指南》中写道:“网络新闻的悖论在于,节目的成功与它的信息内容关系不大,而与带给我们新闻的人物的魅力关系更大。”奇怪的是,在那段时间里,一个主持全国新闻的人物却生活在他自己的悖论中。尽管马克斯·罗宾逊因与种族主义和不公正作斗争而受到黑人社区的称赞,成为第一位黑人网络新闻主播,但他一直在努力克服自己的个人恶魔,这让他的旅程更加艰难。“我认为我的一个基本缺点,”他曾对《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一位记者说,“就是缺乏尊重……总觉得自己必须做得更多。”我总是做得不够好,做得不够好。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1959年,罗宾逊在弗吉尼亚州的朴茨茅斯向一家当地电视台申请了一份“只有白人才能参加”的工作,他开始寻求成为一名广播记者,并克服种族障碍。电视台的老板很有礼貌地允许他和四位白人候选人一起参加面试。出乎他意料的是,罗宾逊得到了一份播报新闻的工作,尽管他的脸藏在印有电视台标志的滑梯后面。“一天晚上,”克拉伦斯·佩奇(Clarence Page)在芝加哥写道,“(罗宾逊)命令拆除滑梯,以便他的亲戚们能看到他。他第二天就被解雇了。电视台经理告诉他,“朴茨茅斯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彩色电视。于是开始了马克斯·罗宾逊备受争议的广播生涯。
“空中有一个伟大的存在”
罗宾逊找到的下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的w顶级电视台(现在的WUSA)当实习摄像记者。再一次,他被迫接受那个时代的种族偏见——他的每周工资比白人同行少25美元。然而,罗宾逊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很快就被提升为全职记者。“他在节目中表现得很好,”当时的同事詹姆斯·斯奈德(James Snyder)告诉《洛杉矶时报》的伯特·福克art。“他对自己的直播表现非常细致。他很少犯错误。他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榜样。”但许多人也开始谈论似乎困扰着罗宾逊的个人问题。“朋友们说他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福克哈特继续说,“这既是因为他的种族,也是因为他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惧。”
然而,困扰罗宾逊的麻烦并没有阻止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在WTOP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不到一年,他就在华盛顿的另一家电台WRC-TV得到了一份工作。罗宾逊并不期待成为另一家电视台的第一位黑人记者。因为他不喜欢在WTOP只做交通报告,所以他接受了这份工作。
这一举动被证明是罗宾逊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跳板,也是更多种族偏见的来源。“我还记得我走在大厅里,和那些一眼就看穿我的人说话,”罗宾逊告诉《当代作家》杂志的彼得·本杰明。“有时候很讨厌……坦白说,我经常是第一个。”我们首先应该得到额外的报酬。”
成为华盛顿特区第一个黑锚
尽管罗宾逊花了大量时间与种族主义作斗争,但他也被认为是一名完美的记者。在WRC工作的三年半时间里,他因对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后的1968年暴动、反战示威和全国大选等事件的报道而获得六项新闻奖。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罗宾逊拍了一部记录阿纳卡斯提亚黑人生活的纪录片《另一个华盛顿》,获得了两项地区艾美奖。然而,罗宾逊对他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要求;他渴望成为一名电视新闻主播。WRC的新闻主任向罗宾逊承认他有这个能力,但他不相信华盛顿已经为黑人主播做好了准备。因此,罗宾逊回到了他的前雇主WTOP,寻找一个固定职位。1969年,他获得了WTOP午间新闻节目的联合主持工作,成为华盛顿特区第一位黑人主播。短短两年之后,他与戈登·彼得森(Gordon Peterson)成为了晚间6点和11点新闻节目的联合主播,后者后来被罗宾逊称为他有过的最好的搭档。
马克斯·罗宾逊终于成功了;他现在主持着这座城市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巴特·巴恩斯(Bart Barnes)写道:“在镜头前,罗宾逊说话安静、权威,声音低沉洪亮,举止严肃,激发了观众的信任和信心。”但是,尽管他获得了所有的赞誉,还是有人担心他的精神健康。《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威廉·拉斯伯里评论道:“即使在那时,恶魔们已经暴露了自己。事实上,在他的朋友们看来,马克斯似乎永远是他的恶魔和他明显的天赋之间某种可怕竞争的对象。”1973年,个人的困难使罗宾逊成为新闻的主角,而不仅仅是新闻的记者。父亲马克西的死让罗宾逊悲痛欲绝,他朝自己公寓的露台开了一枪。然而,一个简单的直播道歉就结束了这一事件,并增强了他作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媒体人之一的吸引力。
一个公司他是ABC新闻的一个重要人物
1978年,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总裁罗恩·阿利奇(Roone Arledge)对罗宾逊的工作印象深刻,给了他成为首位黑人网络主播的机会,尽管这不是一个单独的工作。阿利奇决定尝试一个新概念,为美国提供第一个主播三人组,由华盛顿记者台的弗兰克·雷诺兹、英国伦敦记者台的彼得·詹宁斯和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记者台的马克斯·罗宾逊组成。于是,罗宾逊离开了他深爱的华盛顿,在那里,市议会为他颁发了马克斯·罗宾逊日(Max Robinson Day),来到芝加哥开始了新生活,共同主持《今夜世界新闻》。
“罗宾逊胜利抵达芝加哥,”芝加哥的佩奇宣称,“在华盛顿拥有足够的广播荣誉和观众的忠诚,使他成为国家英雄。从表面上看,那是罗宾逊职业生涯的巅峰,是他享受成功的时刻,甚至是虚度光阴的时刻。”但是,正如佩奇总结的那样,“这是一段短暂的旅程。”罗宾逊几乎立即决定在任何时候,不惜一切代价与种族主义作斗争。他经常因为新闻报道对美国黑人的描述以及他们如何忽视反映黑人的观点而与他的电视网老板们纠缠不清。罗宾逊作为一名记者的正直和他在反偏见斗争中领导的角色使他成为许多年轻黑人电视记者的良师益友。不幸的是,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值得被赞赏或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没过多久,他的朋友和同事就开始注意到他行为上的显著变化。他变得固执和喜怒无常,开始上班迟到或根本不上班,他对酒精的喜爱达到了流行病的程度。
美国广播公司的管理层对罗宾逊造成的形象问题感到沮丧。1981年,他在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的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向学生们发表演讲时发生的一个特别事件,让他开始在网络官员中失宠。“他告诉观众,”《纽约时报》的杰里米·杰拉德(Jeremy Gerard)写道,“新闻媒体是‘一面扭曲的镜子’,通过它‘美国白人看待自己’,‘只有谈论种族主义,冒着职业上的风险,我才能让自己摆脱所有美国黑人都陷入的那种卑鄙的种族主义陷阱。’”尽管罗宾逊后来为自己的言论道歉,并向管理层保证,他并不是想针对ABC,但伤害已经造成。
两年后,罗宾逊没有参加他的搭档弗兰克·雷诺兹(Frank Reynolds)的葬礼,他本该坐在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Nancy Reagan)旁边,管理层的回应是,他们的新闻节目恢复了单一主播的模式。彼得·詹宁斯被任命为主持人,而罗宾逊被任命为周末主播和驻华盛顿记者。罗宾逊对自己的降职感到沮丧,于1978年离开了美国广播公司,成为芝加哥地方电视台WMAQ-TV的首位黑人主播。
尽管据报道,罗宾逊的工资是他在ABC公司20万美元工资的两倍,但他在新的岗位上却未能获得成功。当地媒体不断地对他的个人和职业生活吹毛求疵,这反过来又促使罗宾逊把自己的愤怒和沮丧发泄在同事身上。他声称他受到了同事们的破坏,他们试图让他的生活变得艰难。有一次,芝加哥市亲眼目睹了罗宾逊个人动荡的程度。“有一次,在演职员表滚动的时候,”树莓报告说,“麦克斯用一种水手都能把头发卷起来的语言训斥了船员。但(麦克风)‘不小心’被打开了,这些刺耳的话传遍了整个芝加哥。”
在那之后,罗宾逊的情况更糟了。他的酗酒和抑郁症反复使他远离主播的位子。很多时候是因为管理层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根本就没去上班。他的搭档一开始会为他找借口。电视台一度向观众宣布,他们不知道罗宾逊在哪里。1985年,他与WMAQ的合作关系结束。
诊断出患有艾滋病
除了几份自由职业外,马克斯·罗宾逊再也没有当过记者。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出入治疗中心,希望能从酗酒中恢复过来。不幸的是,正当他似乎要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时,他却因肺炎住进了伊利诺伊州的蓝岛医院。医生们很快就找出了他患病的原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罗宾逊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部分原因是他对携带艾滋病病毒感到羞耻,但也因为这种疾病发展迅速,势头强劲。1988年8月,他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全国黑人记者协会大会上露面。几个月后,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在霍华德大学新闻学院的招待会上发言。尽管他的家人和朋友建议他留在芝加哥,罗宾逊还是想最后一次去他热爱的城市。1988年12月20日,马克斯·罗宾逊因艾滋病并发症在华盛顿特区去世。黑人社区的领导人,以及彼得·詹宁斯和丹·拉瑟等电视新闻明星,在华盛顿特区的夏伊洛浸信会教堂与民权活动人士杰西·杰克逊一起,向一个影响了一个行业和一种文化的人致敬。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联合主播萧伯纳是为数不多的享受过网络主播职位的黑人之一,他总结了自己对《洛杉矶时报》的朱迪斯·迈克尔森(Judith Michaelson)的感受:“他的影响将持续几代人。他是一号引擎。”
克拉伦斯·佩奇(Clarence Page)最后向他在芝加哥的朋友马克斯·罗宾逊(Max Robinson)致敬:“有些记者因报道的故事而被铭记。罗宾逊的故事将被人们铭记。就像杰基·罗宾逊在1947年打破了棒球的肤色界限一样,马克斯·罗宾逊不会因为他的本垒打而受到称赞,而是因为他跑垒的事实。”
马克斯·罗宾逊的进一步阅读
《当代作家》,第124卷,盖尔,1990年。
1988年12月26日广播。
芝加哥,1990年6月。
《芝加哥论坛报》1984年2月23日;1988年12月21日。
乌木,1979年1月;1979年8月;1981年3月;1983年8月。
喷气机,1989年1月9日;1989年1月30日;1989年5月1日。
《洛杉矶时报》,1988年12月21日;1988年12月23日。
新闻周刊,1989年1月2日。
纽约时报,1989年12月21日。
《人物》,1982年12月28日。
1988年1月11日;1989年1月2日。
《电视指南》1978年12月2日;1981年5月2日。
华盛顿邮报,1987年12月31日;1988年12月21日;1988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