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场馆拿下6个世界之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D:),作者:陈泽旋,编辑:张常旺,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图虫创意
国足缺席世界杯,但中国制造和他的球迷没有。
随着世界杯的脚步临近,世界各地的球迷陆续背起行囊,远赴中东的富裕小国——卡塔尔。
卡塔尔是一个半岛国家,位于阿拉伯湾西海岸的中部,国土面积11521平方公里,但得益于丰富的油气资源,卡塔尔的人均GDP却比肩美国。
这是史上最贵的一届世界杯,卡塔尔为此投入了约 2290亿美元,花费相当于此前七届世界杯投资总额的4倍,包括新建体育场、机场、酒店、购物中心、地铁、公路,以及将原本只是沙漠中的村庄卢塞尔建成卡塔尔的第二大城市。
在世界杯正式开幕之前,提前抵达卡塔尔的球迷,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往往都会先到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感受渐浓的世界杯氛围。只不过,中国球迷的心情会有些不同。中国在用另外的方式参与世界杯,从中超外援、执法裁判和赞助商,到熊猫、小商品和球场,卡塔尔世界杯满是中国元素。
对于中国球迷而言,本届世界杯相比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来自中国的3名裁判首次以执法裁判的身份参与世界杯工作,更令球迷感到自豪的是,他们将坐在中国企业承建的卢塞尔体育场内,观看世界杯的开幕式、揭幕赛、决赛和闭幕式。在这里,知名球星梅西和C罗或许将上演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
卢塞尔体育场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容纳人数最多的专业场馆,可容纳8万人同时观赛。极高的设计施工标准和难度,让卢塞尔球场在克服多重难关后成功交付,并拿下了六项“世界之最”。
在世界杯气氛的环绕下,无论是中国球迷,还是普通游客,到了卡塔尔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拿上一张印有卢塞尔体育场的纸币,和场馆一起合个影。
击败多国,中国施工队“出战”世界杯卡塔尔首都多哈往北走约15公里,便可看到仿若一只“大金碗”的卢塞尔体育场。实际上,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卡塔尔传统的珐琅灯笼纹饰和椰枣碗,整体外观造型呈碗状,屋面呈马鞍形,外幕墙为金色双曲面铝板幕墙。
在五年前,卢塞尔体育场原本只是沙漠之上的想象,如今它已成为卡塔尔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新地标。时代财经了解到,卢塞尔体育场两次被印在了卡塔尔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上,一次是2020年12月发行的面额为10卡塔尔里亚尔的新版纸币,一次是2022年11月9日推出的世界杯纪念币,面额为22卡塔尔里亚尔。
这是“中国建造”首次登上卡塔尔货币,卢塞尔体育场既是卡塔尔的国家名片,也是中国基建实力在海外的强大背书。
卢塞尔体育场由央企中国铁建的全资子公司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下称“铁建国际”)与塔尔当地的施工总承包公司HBK联合承建。在2016年,一共有6家企业参与了项目投标,其中包括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知名建筑企业,而中国铁建是唯一一家参与投标的中资公司。在经过包括5轮商务谈判、9轮技术谈判等激烈竞争后,中国铁建成功中标,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击败长期垄断的西方企业,以设计施工总承包身份参与建设的世界杯主场馆。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指的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铁建国际在其微信公众号中指出,卢塞尔球场的建设必须满足国际足联严格的技术标准,以及克服海外疫情、高温高湿、工艺复杂、交叉施工等难题,也因此在完工后拿下了六个“世界之最”,即全球最大跨度的双层索网屋面单体建筑、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设计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世界杯主场馆。
国际化程度最高指的是建设者的多元化。根据铁建国际披露,一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10家大型分包企业和7000多名中外建设者参与了卢塞尔球场的建设。2021年11月,场馆主体完工时,铁建国际在卢塞尔体育场设置的建设者照片墙就达到了1000米长。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在7000多名建设者中,来自中国的参建人员总数约为1000人,包括约800名中国工人、200名中国工程师和一线技术人员。在项目建设期间,则为卡塔尔当地提供了3000多个工作岗位,世界杯期间有望为当地提供4000多个维护、运营工作岗位。
盯上境外市场,建筑企业抱团出海实际上,卢塞尔体育场是中国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2013年提出合作倡议,而后在2015年发布了《愿景与行动》文件。
综合中国一带一路网和公开报道可知, 截至今年7月4日,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领域是多方面的,在此背景下,中国建筑企业也加速出海,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建筑企业包括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电建等。
以中国铁建为例,中国铁建在其官网中指出,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公司推出“海外优先”战略,形成了“3+5+N”的出海队形,即以中土集团、国际集团、中国铁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以5家独立经营工程局为补充、以其他各单位为辅助的协同作战模式抱团出海。
实际上,随同中国铁建一同出海的不仅仅是它的子公司。就卢塞尔体育场项目而言,建设过程中,还带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工钢构、巨力索具、北京建工、中联重科等国内资源,为世界杯顶级体育场馆的设计施工提供一整套全产业链的中国方案、中国产品和中国技术,也为中国品牌打入当地市场提供契机。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0年中国企业在卡塔尔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1 份,新签合同额6.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23亿美元。近年来,除了中国铁建参与的卢塞尔体育场,葛洲坝、中国水电建设集团、中国港湾和华为等中资企业也在卡塔尔广泛参与战略蓄水池、哈马德港、自由区和卢赛尔新城基础设施、太阳能光伏和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一带一路”显然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投资机会。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在今年8月份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透露,“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铁建的海外业务覆盖沿线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增长到近700个。
中国铁建2022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中期,中国铁建承建了 1000 多项海外工程;在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达13312.46亿元,其中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073.29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为8.06%;截至2022年中期,公司未完合同额为54497.79亿元,其中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为10340.58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为18.97%。
从营收能力来看,2022年上半年,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5404.965 亿元,其中,境内业务为5138.87亿元,占比约95.08%,毛利率为8.73%;境外业务为266.1亿元,占比约4.9%,毛利率为7.48%。
中国企业正在深度地参与世界经济。国家统计局在10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年均增长5.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沿线国家在华投资设立企业3.2万家,实际累计投资712亿美元;我国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约1.1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286亿美元,涵盖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
相关的项目成果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积攒下好的名声。时代财经了解到,在过去,登上外国货币的“中国建造”不止中国铁建的卢塞尔体育场,不少国家将中国建造的建筑印在了该国的纸币上,包括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大清真寺、马拉维的马拉维议会大厦和马拉维科技大学、刚果的金苏卡大桥、科威特的中央银行总部大楼和塔吉克斯坦的国家图书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