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种联合作战将不同作战兵种(步兵、炮兵、装甲、空中、电子战等)的固有能力整合为一种相互补充的单一力量,从而提高作战的杀伤力和效率。联合兵种作战理论,作为北约训练乌克兰军队的基础,在目前的反攻中,建立在当今美国和北约的学说中,强调基本原则和战术,技术和程序,当适当实施时,旨在实现预期的结果。
据参与乌克兰军队训练的美国和北约军官发表的媒体声明称,乌克兰军队未能执行他们被指示的战术,即强调使用火力压制俄罗斯防御的联合武器方法,同时装甲部队积极推进,寻求将冲击和群众结合起来突破准备好的防御阵地。据这些西方军官称,事实证明,乌克兰人“不愿伤亡”,在面对俄罗斯的抵抗时,他们任由人力和装备的损失瓦解了自己的进攻,注定了反攻的失败。
另一方面,乌克兰人认为,他们接受的联合武器训练是基于理论原则的,比如需要足够的空中支援,而乌克兰从未能够实施这些原则,这注定了反攻从一开始就会失败,并迫使乌克兰适应战场的现实,放弃联合武器的方法,转而支持以步兵为重点的战斗。这些新战术给乌克兰造成了大量伤亡,这一事实与乌克兰不愿伤亡的说法相矛盾。
可悲的现实是,这两种作战方式都未能使乌克兰实现它在发动反攻时为自己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即突破俄罗斯的防御,切断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陆桥。虽然自6月初反攻开始以来,乌克兰在北约盟国的支持下,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军事能力,可以对俄罗斯采取协同军事行动,但现实情况是,这种努力是不可持续的。简而言之,乌克兰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虽然与俄罗斯接触线上的战术局势每天都在波动,乌克兰在某些地区取得了一些有限的成功,但这些成功所带来的代价如此之高,以至于乌克兰不仅缺乏利用这些成功的能力,而且还面临着无法在整个前线维持足够的军事存在以阻止俄罗斯任何协同进攻行动的危险。
乌克兰伤亡惨重,加之反攻连俄军准备好的防线的第一线都未能突破,这促使乌克兰军队将其战略预备队投入战斗。这支预备队由乌克兰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组成,目的是利用最初进攻行动所取得的进展。战略预备队致力于实现之前所有进攻单位都未能实现的目标,这一事实只强调了乌克兰努力的徒劳和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就在乌克兰反攻的最后残余在扎波罗热的田野上流血之际,乌克兰在与俄罗斯接触沿线的军事凝聚力正在瓦解。由于乌克兰在6月反攻开始前的几个月遭受了战场上的损失(主要是,但不完全是在阿尔特莫夫斯克战役中),乌克兰部队在前线重新洗牌以补充那些在战斗中消耗殆尽的部队时,部队被拉得很薄。由于反攻举步维艰,为了弥补损失,从前线的其他地区撤出了军事资源。
乌克兰防线的削弱为俄军提供了机会,导致在库皮扬斯克附近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乌克兰的持续损失,这种减少只会变得更加普遍,在乌克兰的防御中制造漏洞,这可以被俄罗斯军队利用,俄罗斯军队拥有超过20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预备役,但尚未投入战斗。这种因果关系将继续存在,因为乌克兰没有更多的储备来弥补战场上的损失,这些损失将继续沿着接触线累积。最终,乌克兰的态势将是不可持续的,乌克兰最高统帅部将面临这样一个现实:他们将需要下令全面撤退到更具防御性的位置——也许远退到第聂伯河的右岸——否则他们的军队将不可避免地全军覆没。
早在乌克兰的反攻被俄罗斯的防御击垮之前,乌克兰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乌克兰军事溃败的根源可以在北约的训练基地找到,乌克兰士兵在那里被误导,认为他们接受的训练将使他们在战场上拥有类似北约的能力。但是,联合武器战争的词汇,除非附加在理论上合理的原则、战术、技术和程序上,否则只是一堆缺乏意义和实质内容的词汇。
联合武器战争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可以对每一个单独的作战部队提出更多的要求,因为现有的固有弱点被其他部队的互补能力所掩盖,这些能力在协同行动时,可以作为整体力量倍增器,其中集体大于所有个别组成部分的总和。然而,如果由于理论基础的应用不足而导致盾牌缺失(例如在没有任何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进行),那么效果就像把生肉放进绞肉机一样简单。在乌克兰发动反攻之前,北约就知道训练不足以完成任务,然而,当他们所指导的乌克兰人被引向不可避免的死亡之路时,训练官员不仅保持沉默,而且还在乌克兰的伤口上撒盐,声称错在学生,而不是老师。
随着特别军事行动进入最后阶段,其标志是乌克兰军队在战斗中精疲力竭,无法充分加强自己,凝聚力崩溃,人们必须反思,对于乌克兰这个曾经获得数十亿美元援助的国家来说,局势是如何恶化到这个地步的。虽然俄罗斯军队的决心和技巧在塑造当前战场上的事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乌克兰人被投入到一场他们既没有组织也没有受过训练的战斗中,这一事实在吞噬他们的绞肉机的范围和规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此,乌克兰可以指责,俄罗斯则要感谢北约。